意识形态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意识形态结构论文 主导意识形态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论文详情
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观念体系,包含了一个时代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许多理论和思想,这些“思想的集合”组成了一个社会的主导意识。由于意识形态的泛化特征,很容易使人抓不住其内在的核心理念而将其视为特定时代的一种宣传机器和政策性语言的代名词。因此,主导意识形态的研究要走向深入,必须选取一种恰当的视角,以把握意识形态发展及演变的内在脉络。研究意识形态结构并以此为方法论来解析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助于树立意识形态的文化品格,更好地发挥主导意识形态的功能。关于意识形态结构,主要是认识论层面上的功能性结构。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系统结构,具有整体性特征。以往的研究主要从揭示“意识形态为经济基础所决定”这一本质规定出发,从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表现形式与经济基础的远近,提出意识形态的层次结构。本研究进一步把意识形态本身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现象,当作一种能够发挥整体性功能的有机体,揭示其生成和运行机理。构成意识形态的各要素因其不同的排列组合而形成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主导型、交互型和递进型三种基本方式。通过概括提炼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论述,初步提出了意识形态结构理论,阐述了意识形态结构的层次、要素、类型、功能等关系理论,体现了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整体性功能发挥提供了充分的理据。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结构层次的理解,从总体上讲分为思想理论和社会心理两个层面。思想理论层面,又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个具体层次展开,以体现内生的理论基础和外向的指导作用的关系。思想理论层面的深层结构由认知解释、价值信仰和实施策略三要素及其关系构成。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之所以发挥其辩护、凝聚和导向功能,正是认知解释的科学性、价值信仰的崇高性和实施策略的可行性的高度结合。以此来关照现实,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常见教训:“意识形态飘浮”,意指大众传媒铺天盖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可是,这种意识形态仍不能深入人心,甚至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而飘浮在空中。从意识形态深层结构组成三要素来看,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足以造成这种现象。意识形态赖以建立的知识前提缺乏科学性而失去可信性,意识形态的价值信仰失去正当性而失去整合力,意识形态目标策略缺乏可行性就会导致知行分离。因此,研究意识形态结构的实际价值在于揭示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问题背后的症结,有利于统一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从意识形态的表层结构看,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非主导意识形态(包括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形成了“一与多”的结构格局。根据不同的地位和特性决定意识形态主导与从属的关系。中国主导意识形态表层结构就是“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主从式结构。由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去意识形态”和“泛意识形态”的思潮,强调“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坚持一元,包容多样”的观点,并不是意识形态的宣传语词,而是意识形态表层结构建设的立场,也是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合法性、合理性的必然要求。以意识形态结构理论为钥匙,史论结合,动态考察建国60多年来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不同的运行方式形成了意识形态结构的不同形态。从意识形态结构三要素及其作用方式出发,追溯了中国主导意识形态深层结构从适度整合、到高度同构、再到合理分离的变化过程,表层结构经历了由“混合多元”到指导思想一元化,再到意识形态一元化,直到现在“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形态变化。研究指出,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在动态运行中形成意识形态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趋向复合,体现符合国情的结构创新。具体而言,就是加强理论创新,增强理论解释力;弱化价值理想为高度聚合的结构,回归价值主导而非支配的功能;在认知和信念相互契合的同时,强调发展绩效、内外和谐的战略举措。特别是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意识形态结构从高度合一到各归其位,相互印证,实现主导型结构向交互型结构转化,这是一次深刻的结构更替和创新。总结和反思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诸多困境,从结构角度分析,正是源于建设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且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通过重点探讨要素之间和作用方式上的几对矛盾范畴:理论与价值、理想与现实、思想与决策、主导与均衡、排他性和包容性、继承和创新、主体建构与理论认知等,为当前和今后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找准切入点。同时,分析了影响结构生成运行的制约因素,从思想领域各种思潮起伏、现实环境的深刻变化、主体结构的丰富多样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论述,提出了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理论创新和实践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价值体系为大众认同的必要路径。当前,加强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以意识形态结构为视域,在内生的理论基础层面,优化意识形态结构要素和运行方式,推进交互型结构的整体联动。既与时俱进地做好理论创新工作,赋予传统意识形态话语新的内涵,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并在实践策略上结合国情,在民众心理认同上下功夫。在外在的功能发挥层面,完善主从式结构,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进一步做好理论的解释、说服和引导工作,使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实现内和谐和外适应,能动作用于国家、社会和人的发展。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41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22页
        一、选题背景第17-19页
        二、问题意识第19-21页
        三、研究意义第21-22页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第22-33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23-28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第28-3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33-38页
        一、研究基本思路第33-34页
        二、研究框架第34-37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第37-38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第38-41页
        一、主要创新之处第38-40页
        二、不足之处第40-41页
第二章 意识形态和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内涵解析第41-64页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本质第41-45页
        一、意识形态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第41-43页
        二、意识形态:阶级的烙印第43-44页
        三、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44-45页
    第二节 意识、社会意识与主导意识形态的界说第45-55页
        一、人的意识即社会意识第46页
        二、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第46-49页
        三、意识形态语境下主导与主流的关系辨析第49-55页
    第三节 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内涵的厘清第55-64页
        一、作为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第56-59页
        二、何谓主导地位第59-64页
第三章 主导意识形态的结构第64-104页
    第一节 意识形态系统结构第64-71页
        一、系统与结构第64-65页
        二、结构与结构主义第65-66页
        三、意识形态系统结构的特征第66-71页
    第二节 意识形态结构三要素及其关系第71-81页
        一、意识形态的认知解释第71-74页
        二、意识形态的价值信仰第74-79页
        三、意识形态的实施策略第79-80页
        四、意识形态结构三要素的逻辑关系第80-81页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结构分层和类型第81-93页
        一、意识形态结构的总体分层和具体分层第81-84页
        二、主导型、交互型、递进型:深层结构类型及其特征第84-91页
        三、主从式:表层结构类型及其特征第91-93页
    第四节 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第93-101页
        一、意识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渊源第93-96页
        二、意识形态的深层结构与功能第96-99页
        三、意识形态的表层结构与功能第99-101页
    小结第101-104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结构的生成运行第104-131页
    第一节 主导意识形态结构的整合与确立(1949-1956)第104-119页
        一、主导型深层结构的形成第105-113页
        二、主从式表层结构的确立第113-119页
    第二节 主导意识形态结构的变异(1957-1978)第119-124页
        一、深层结构:从三维契合到高度合一第119-123页
        二、表层结构:从指导思想一元化到意识形态一元化第123-124页
    第三节 总结和反思第124-131页
        一、革命意识形态结构的延续第124-125页
        二、意识形态要素关系的失衡第125-127页
        三、表层结构功能扩大化第127-131页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结构重塑第131-162页
    第一节 交互型深层结构确立第131-148页
        一、意识形态结构创新的意义第131-134页
        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134-139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确立第139-145页
        四、发展绩效——意识形态实践策略的新视角第145-148页
    第二节 主从式表层结构归位第148-154页
        一、主从关系的运行模式第149-150页
        二、“坚持一元,包容多样”的原则第150-154页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结构变迁的评析第154-160页
        一、深层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和谐第154-155页
        二、表层结构:外在秩序的有序调适第155-158页
        三、重视结构归位过程中的“非常态”意识形态第158-160页
    小结第160-162页
第六章 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发展中结构性矛盾和制约因素第162-197页
    第一节 “意识形态飘浮”:深层次结构矛盾的表现第162-174页
        一、结构语境中的主导意识形态问题第162-166页
        二、意识形态结构的几对矛盾范畴第166-172页
        三、结构总体运行中“主导”与“均衡”的矛盾第172-174页
    第二节 “去意识形态”与“泛意识形态”:表层结构性矛盾之争第174-180页
        一、一元和多元的结构性冲突第174-177页
        二、排他性与包容性之间的困惑第177-178页
        三、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第178-180页
    第三节 影响主导意识形态结构生成运行的因素分析第180-197页
        一、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第180-187页
        二、现实环境变化与社会意识的不同步性第187-192页
        三、意识形态主体结构的先进性与大众性问题第192-197页
第七章 意识形态结构视域下加强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第197-227页
    第一节 在深层结构创新上,丰富结构内涵第197-213页
        一、坚持与发展:理论创新的原则立场第197-201页
        二、推进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第201-207页
        三、传播与认同:社会心理的建设理路第207-211页
        四、互证和互支:交互型结构的共生发展第211-213页
    第二节 在表层结构运行上,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第213-227页
        一、意识形态话语:语言和思想的结合体第213-214页
        二、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的建构要求第214-220页
        三、形成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第220-227页
结语第227-230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230-232页
参考文献第232-248页
后记第24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5525,这篇论文共24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74.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2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