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多任务MPSoC数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多处理器片上系统论文 关联多任务论文 数据系统论文 流计算论文 编程模型论文 存储器架构论文 联合调
论文详情
集成电路工艺的持续发展使单颗芯片上所能集成的诸如处理器/DSP以及存储器在内的各种硬件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发展起来的MPSoC(Multiprocessor System-on-Chip,多处理器片上系统)技术使得单颗芯片所能提供的运算处理能力大幅提升。由于MPSoC硬件资源规模庞大且复杂度高,如何将硬件资源充分地并行化成为发挥MPSoC运算处理能力的关键问题。MPSoC的并行性主要取决于多处理器核运算单元的数据供给以及互连通路数据传输等一系列数据相关操作的执行效率。本文将作为MPSoC并行性的关键因素,用以实现数据访问、共享、传输等一系列操作所对应的软硬件架构概括为MPSoC的数据系统。单个或多个任务对MPSoC数据系统并发访问传输行为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以及由此获得的数据系统执行效率的稳定性与可控性是目前大部分MPSoC并行化方法和技术能够高效地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任务的运算过程和数据访问传输过程能够被精密且准确地排布、重叠和并行化,进而使应用在MPSoC上的执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随着低功耗、小型化、集成化等趋势的不断发展,由多个功能相互独立而数据相互依赖的任务,本文称为关联多任务,所构成的复杂应用正成为MPSoC的热点应用场景。在这类应用中,功能任务之间存在数据“生产-消费”依赖关系,并且每个任务处理的数据量更大,数据访问模式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使得关联多任务对数据系统的并发访问传输行为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显著减弱,因而难以对数据的运算和传输等过程进行精确的安排,同时,数据系统效率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关联多任务应用将难以在传统的MPSoC数据系统上得到有效地并行优化。本文对关联多任务在MPSoC数据系统上的问题与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传统的基于数据系统效率稳定性与可控性条件下,对目标任务进行直接调整的优化方法在关联多任务场景下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为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并验证了通过对其他任务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目标任务优化的“间接调整”方法。以任务“间接调整”方法为出发点,提出关联多任务场景下针对MPSoC并行性的数据系统框架设计及其所包含的主要软硬件架构设计方法。在对数据系统框架设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文根据“间接调整”方法的需求提出数据系统传输操作的可观测性、可预测性以及多任务动态调整等三个方面的主要设计目标。针对设计目标,本文研究并提出了由包括解耦合软件编程模型和集总式任务调整模型等在内的软件架构技术,以及包括解耦合本地存储器和数据管理器硬件架构,多处理器核间状态通路-数据通路分离的互连硬件架构等在内的硬件架构技术所构成的MPSoC数据系统。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用以描述关联多任务中任务间效率影响关系,并指导多任务调整策略制定的关联矩阵及其数值求解方法。通过测试用例实验,证明了本文数据系统对关联多任务并行优化的有效性。通过第三方处理器的对比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数据系统相关软件架构技术的通用性与适用性,以及本文提出数据系统相关硬件架构技术在提升优化收敛速度以及提升应用性能指标的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综上所述,本文对关联多任务应用场景下针对MPSoC并行性的数据系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软硬件架构技术,为更大规模和更加复杂的应用在MPSoC上的实现与并行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1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表格索引第12-17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6页
    1.1 研究背景第20-31页
        1.1.1 MPSoC及其数据系统第20-26页
        1.1.2 关联多任务对MPSoC数据系统的挑战第26-31页
    1.2 研究现状分析第31-41页
        1.2.1 基于MPSoC的任务映射并行化技术第31-33页
        1.2.2 基于MPSoC存储器架构的并行化技术第33-35页
        1.2.3 基于MPSoC平台的流计算并行化技术第35-39页
        1.2.4 基于MPSoC平台的数据预取技术第39-41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技术创新第41-43页
        1.3.1 本文主要工作第41-42页
        1.3.2 本文研究成果与技术创新第42-43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43-46页
第二章 关联多任务测试用例及特性分析第46-76页
    2.1 关联多任务模型第47-55页
        2.1.1 基本定义第47-53页
        2.1.2 任务关联性描述模型第53-55页
    2.2 关联多任务测试用例第55-63页
        2.2.1 基本测试用例第55-59页
        2.2.2 基于应用的测试用例第59-63页
    2.3 关联多任务问题分析第63-74页
        2.3.1 实验方法第63-65页
        2.3.2 基本测试用例的单个任务场景实验第65-69页
        2.3.3 基本测试用例的关联多任务场景实验第69-74页
    2.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三章 关联多任务MPSoC数据系统框架设计第76-96页
    3.1 MPSoC数据系统设计方法第76-90页
        3.1.1 数据系统设计目标第76-77页
        3.1.2 基于可观测性的设计方法第77-82页
        3.1.3 基于可预测性的设计方法第82-86页
        3.1.4 基于多任务调整的设计方法第86-90页
    3.2 框架设计的实现方案第90-94页
        3.2.1 解耦合关键技术第92-93页
        3.2.2 状态通路和数据通路分离关键技术第93-94页
        3.2.3 多任务调整关键技术第94页
    3.3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四章 地址运算与数据运算解耦合技术第96-138页
    4.1 解耦合的编程模型第97-105页
        4.1.1 经典流计算编程模型第97-100页
        4.1.2 流编程模型解耦合扩展第100-105页
    4.2 解耦合的硬件架构第105-117页
        4.2.1 APL-RAM硬件架构第105-107页
        4.2.2 DPL-RAM硬件架构第107-112页
        4.2.3 AP-DP通用本地数据存储器硬件架构第112-114页
        4.2.4 AP-DP通用NLMAM硬件架构第114-117页
    4.3 解耦合实验第117-136页
        4.3.1 解耦合评价方法第118-121页
        4.3.2 非解耦合对比实验分析第121-127页
        4.3.3 软件解耦合对比实验分析第127-131页
        4.3.4 解耦合技术实验分析第131-136页
    4.4 本章小结第136-138页
第五章 关联多任务动态调整技术第138-200页
    5.1 任务关联矩阵简化求解第138-153页
    5.2 分布式多任务调整第153-173页
        5.2.1 分布式调整模型第154-156页
        5.2.2 分布式调整实验第156-173页
    5.3 集总式多任务调整第173-189页
        5.3.1 集总式调整模型第173-177页
        5.3.2 集总式调整实验第177-189页
    5.4 数据系统综合评价实验第189-198页
    5.5 本章小结第198-20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200-204页
    6.1 本文总结第200-201页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201-204页
参考文献第204-226页
致谢第226-228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28-23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6124,这篇论文共23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69.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1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