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数值鉴定系统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论文 数值鉴定系统论文 污染调查论文 遗传多样性论文
论文详情
李斯特菌属(Listeria spp.)为革兰氏阳性菌,兼性厌氧。目前,该属包含了16个种和2个亚种,其中6种李斯特菌与食品相关。单增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李斯特菌属最具危害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它对人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和局部的脓性损伤,造成孕妇流产、死胎等疾病,发病者死亡率可达20%~30%,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全球四大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本论文基于细菌数值鉴定法,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自主研发了食源性李斯特菌数值鉴定系统(Numide-Listeria v1.0)。在此基础上,系统调查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布情况,在验证本鉴定系统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血清型、毒力现状和耐药性等遗传特性。此外,本论文还通过iTRAQ蛋白组学技术建立了李斯特菌全菌蛋白数据库,为寻找种间差异物质,进一步完善鉴定系统提供了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李斯特菌种间生化反应的差异,筛选了11种不同于目前市面上同等产品的生化试验组合。对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到近2000株李斯特菌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各生化反应阳性率,建立了这11种生化反应阳性率数据库。基于细菌数值鉴定法的原理,运用C++语言等计算机技术编写相关软件,初步构建了食源性李斯特菌数值鉴定系统(Numide-Listeria v1.0),可有效区分六种食源性李斯特菌。2.对1400份零售食品进行了全国单增李斯特菌污染调查研究,共检出232份阳性样品,平均污染率16.6%,平均污染水平15.72 MPN/g。七大类食品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速冻食品(44.9%)>食用菌(23.2%)>肉与肉制品(20.9%)>即食食品(8.2%)>水产品(6.4%)>蔬菜(5.7%)>乳制品(2.4%)。从采样城市来看,北京市的污染率最高,为34%,污染水平也达到了42.7 MPN/g。以长江为界,北方几大城市的整体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要显著高于南方地区。同时,对分离的880株疑似李斯特菌分别进行了MID-67、Numide-Listeria v1.0和分子鉴定,分子鉴定显示99.8%的菌株含有种特异性基因,而这其中99.3%的单增李斯特菌、96.3%的英诺克李斯特菌、100%的格式李斯特菌、100%的西式李斯特菌、100%的绵羊李斯特菌和80%威尔士李斯特菌显示两种鉴定系统结果一致,而本论文研制的Numide-Listeria v1.0在鉴定单增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方面表现出优于MID-67的能力。3.对全国食品污染调查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毒力特性等研究。耐药菌株普遍存在,仅32.5%的即食食品分离株和23.8%的生鲜分离株对所选的14种抗生素全部敏感,30.8%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13株分离株对10种以上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菌株在血清型、ERIC-PCR、REP-PCR甚至是耐药性上均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表现出相似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中选取的毒力基因,除llsX是Lineage I菌株所特有的毒力基因,大部分的菌株均携带有hly(100%)、inlA(99.7%)、inlB(99.1%)、inlC(98.5%)、inlJ(99.4%)。Epidemic Clones(ECs)作为食源性李斯特菌病流行暴发的可能标志物,也在26.3%的即食食品分离株和6.7%的生鲜分离株中检测到。对即食食品分离株进行分子遗传特性研究,也进一步诠释了相关菌株的毒力现状。MLST分型结果显示除新发现的ST型外(ST804,ST805,ST806,ST807),其余ST型均在临床菌株和李斯特菌病的暴发中出现过;毒力基因inlA的全长测序,显示91.4%的菌株具有编码InlA全长蛋白并侵染细胞的能力,发现的3个提前终止密码子(PMSC),其中1个型为首次出现,位于326号氨基酸位置(GAA→TAA)。4.运用iTRAQ蛋白组学技术,获得了L.monocytogenes ATCC19115和L.innocua ATCC33090全菌蛋白图谱。通过LC-MS/MS技术,分别在单增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中鉴定出1650和1732个可信蛋白。经蛋白丰度比分析后,鉴定出121个独有蛋白(包括49个单增李斯特菌特有蛋白和72个英诺克李斯特菌特有蛋白)。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发现它们主要参与了两种李斯特菌的细胞内碳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分子转运、糖类运输和代谢等生物学途径。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发现大部分(75%)蛋白为功能未知的假设蛋白,其余则涉及酶、DNA结合蛋白和离子结合蛋白等相关蛋白。综上所述,本论文始终围绕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进行研究,构建了食源性李斯特菌数值鉴定系统(Numide-Listeria v1.0),首次全面掌握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和分布规律;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单增李斯特菌遗传多样性和毒力特征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该菌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和风险识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比较蛋白组学获得的种间特异性酶,对于进一步研发特异性的酶底物有效区分有害和无害李斯特菌提供了依据。此外,其他独有蛋白的发现,也为研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4页
    1.1 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进展第14-17页
    1.2 细菌数值鉴定系统第17-22页
        1.2.1 数值鉴定原理第17-19页
        1.2.2 生化反应的选择第19-21页
        1.2.3 编码第21页
        1.2.4 数值鉴定系统的应用与发展第21-22页
    1.3 单增李斯特菌的遗传特征第22-30页
        1.3.1 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型分布第22-23页
        1.3.2 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第23-25页
        1.3.3 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性第25-26页
        1.3.4 单增李斯特菌分子溯源研究第26-30页
    1.4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30-31页
    1.5 本论文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意义第31-32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1.6.1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6.2 技术路线第33-34页
第二章 李斯特菌数值鉴定系统的研制第34-45页
    2.1 材料第34-35页
        2.1.1 菌株及培养条件第34-35页
        2.1.2 生化反应鉴定条第35页
    2.2 李斯特菌数值鉴定系统的开发第35-40页
        2.2.1 开发基础第35-36页
        2.2.2 系统总体设计第36页
        2.2.3 生化反应的选择第36-38页
        2.2.4 数值鉴定系统软件的编码第38-40页
    2.3 系统运行及其简介第40-43页
    2.4 讨论第43-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分布规律研究第45-62页
    3.1 材料第45-46页
        3.1.1 主要仪器第45-46页
        3.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第46页
    3.2 方法第46-50页
        3.2.1 样品采集第46-47页
        3.2.2 样品定性和定量分析第47-49页
        3.2.3 菌种鉴定第49-50页
        3.2.4 数据分析第50页
    3.3 结果第50-59页
        3.3.1 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食品类型中的污染情况第50-53页
        3.3.2 单增李斯特菌在各城市间的污染情况第53-55页
        3.3.3 MID-67与Numide-Listeria v1.0 结果比较第55-59页
    3.4 讨论第59-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2-86页
    4.1 材料第63-64页
        4.1.1 菌株及培养条件第63页
        4.1.2 主要仪器第63页
        4.1.3 主要试剂第63-64页
    4.2 方法第64-68页
        4.2.1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第64页
        4.2.2 毒力基因检测第64-66页
        4.2.3 分子血清型鉴定第66页
        4.2.4 ERIC-PCR与REP-PCR分型第66-67页
        4.2.5 MLST分型第67页
        4.2.6 inlA基因全长测序第67页
        4.2.7 数据分析第67-68页
    4.3 结果第68-79页
        4.3.1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第68页
        4.3.2 血清型分析第68-70页
        4.3.3 毒力基因分析第70-72页
        4.3.4 MLST分型第72-74页
        4.3.5 ERIC和REP分型第74-77页
        4.3.6 inlA序列分析第77-79页
    4.4 讨论第79-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生鲜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第86-98页
    5.1 材料第87-88页
        5.1.1 菌株及培养条件第87页
        5.1.2 主要仪器第87页
        5.1.3 主要试剂第87-88页
    5.2 方法第88-89页
        5.2.1 分子血清型鉴定第88页
        5.2.2 毒力基因检测第88页
        5.2.3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第88-89页
        5.2.4 ERIC-PCR分子分型第89页
    5.3 结果第89-95页
        5.3.1 血清型分析第89-90页
        5.3.2 毒力基因分析第90-91页
        5.3.3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第91-92页
        5.3.4 ERIC-PCR分型第92-95页
    5.4 讨论第95-97页
    5.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六章 李斯特菌比较蛋白组学的初步探索第98-125页
    6.1 材料第98-100页
        6.1.1 菌株及培养条件第98页
        6.1.2 主要仪器第98-99页
        6.1.3 主要试剂第99页
        6.1.4 试剂配制第99-100页
    6.2 方法第100-104页
        6.2.1 蛋白提取第101页
        6.2.2 蛋白定量第101页
        6.2.3 蛋白酶切及iTRAQ试剂标记第101-102页
        6.2.4 第一维高pH-RP液相分离第102页
        6.2.5 第二维反相液质联用RPLC-MS第102-103页
        6.2.6 数据检索与分析第103-104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104-122页
        6.3.1 蛋白定量第104-105页
        6.3.2 样品重复性分析结果第105-106页
        6.3.3 iTRAQ蛋白组学鉴定李斯特菌的结果第106-114页
        6.3.4 单增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比较蛋白组学分析第114-122页
    6.4 讨论第122-123页
    6.5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结论与展望第125-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2页
附录第142-171页
攻读博士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1-172页
致谢第172-173页
附件第17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277423,这篇论文共17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51.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6.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