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

华北地区论文 可持续论文 农宅建设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论文详情
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5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1-49页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第12-27页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第27-49页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第49-52页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第49-50页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第50-51页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第51-52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52-53页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第53-55页
    1.6 研究创新点第55-56页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第56-81页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第56-58页
        2.1.1 调研目的第56页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第56-57页
        2.1.3 调研内容第57-58页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第58-69页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第58-59页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第59-63页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第63-64页
        2.2.4 缺少节能意识第64-69页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第69-72页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第69页
        2.3.2 沼气利用现状第69-71页
        2.3.3 秸秆利用现状第71-72页
        2.3.4 生土利用现状第72页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第72-80页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第72-74页
        2.4.2 农宅用能设备第74-76页
        2.4.3 家庭人口构成第76-77页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第77-79页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第79-80页
    2.5 小结第80-81页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第81-104页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第81-91页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第81-85页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第85-87页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第87-89页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第89-91页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第91-95页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第91-93页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第93-95页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第95-102页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第95-97页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第97-100页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第100-102页
    3.4 小结第102-104页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第104-134页
    4.1 行政支持第104-113页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第105-108页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第108-111页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第111-112页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第112-113页
    4.2 民众参与第113-118页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第114-115页
        4.2.2 "参与型"设计第115-117页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第117-118页
    4.3 经济可行第118-127页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第119-123页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第123-125页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第125-127页
    4.4 规划先导第127-132页
        4.4.1 整治旧村环境第129页
        4.4.2 慎选新村址第129-130页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第130-132页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第132页
    4.5 小结第132-134页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第134-171页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第134-147页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第134-137页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第137-147页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第147-168页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第148-151页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第151-168页
    5.3 小结第168-171页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第171-226页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第172-206页
        6.1.1 太阳能的利用第172-185页
        6.1.2 地热能利用第185-192页
        6.1.3 风能利用第192-198页
        6.1.4 生物质能利用第198-206页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第206-222页
        6.2.1 墙体设计第206-211页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第211-213页
        6.2.3 屋面设计第213-214页
        6.2.4 门窗设计第214-220页
        6.2.5 热桥处理第220-222页
    6.3 小结第222-226页
第七章 结论第226-238页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第226-227页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第226页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第226-227页
    7.2 论文研究成果第227-236页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第227-228页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第228-229页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第229-230页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第230-232页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第232-236页
    7.3 小结第236-238页
参考文献第238-25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253-254页
致谢第254-255页
附录第255-27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8421,这篇论文共27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82.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3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