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包气带论文 水-汽-热耦合运移论文 孔隙凝结水论文 土壤空气流动论文 干旱、半干旱地区论文
论文详情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气带中的水分除来自大气降水外,还部分来自水汽的凝结。此类地区年降雨量少、蒸发强,凝结水对该类地区的植被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浅层包气带中,土壤水以液态水、汽态水不断相互转换的形式运移,并伴随着蒸发、凝结产生的质能变化。包气带中这种土壤水-汽-热的耦合运移是凝结水形成和消散的主要机制。本论文旨在理解浅层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规律,以掌握土壤孔隙中水汽运移机制。研究此种耦合运移规律,需进行场地观测试验,对土壤湿度、温度、土壤负压以及微气象因素进行观测(如:空气温度,湿度,风速,日照,太阳辐射,降雨以及蒸发等)。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一个室外沙坑试验和一个沙漠野外观测试验。室外沙坑试验观测到的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变化表明了温度梯度对水汽运移起到主控作用,温度梯度向下,土壤含水量增加,反之,则含水量减少。为进一步分析该试验条件下的土壤水-汽-热运移及分布规律,采用HYDRUS-1D模型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利用该模拟结果,本文将土壤水-汽-热耦合运移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同步分析,描述了土壤水分昼夜运移模式,讨论了水汽通量与液态水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为了验证该变化规律的普遍性,本文进一步开展了沙漠野外观测试验并开发了新的数值模型。常规的浅层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模型,是基于传统的PdV理论发展起来的,只考虑了水汽在土壤中的扩散过程。事实上,水汽的运移机制还包括对流和弥散。若考虑水汽的对流和弥散,土壤气压必须作为一个可变的状态变量。本文在PdV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土壤空气流动方程,建立了土壤水-汽-空气-热耦合运移模型,全面分析了水汽运移的扩散、对流和弥散机制。利用巴丹吉林沙漠的试验数据,将新建立的模型应用于计算该试验场地的蒸发通量,并对比新模型计算结果与PdV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观测的地表蒸发通量,特别是在土壤较为湿润的时候。在此基础上,为了了解新模型比PdV理论更接近实际观测的具体原因,根据三个状态变量(土壤基质势、土壤温度以及土壤空气压强),分析讨论了梯度驱动与水力渗透系数的综合作用。PdV理论低估了等温液态水通量是其误差的主要来源,本文从理论上和数值模拟方法上完善了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1.1 选题意义第9-11页
    1.2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论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浅层包气带水汽热运移的沙坑试验第17-31页
    2.1 概述第17页
    2.2 试验场地及仪器第17-21页
    2.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第21-22页
    2.4 地温变化规律第22-27页
        2.4.1 地表温度第22-24页
        2.4.2 深层土壤温度第24-27页
    2.5 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第27-29页
        2.5.1 含水量变化特征第27页
        2.5.2 含水量影响因素分析第27-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浅层包气带水汽热运移模式分析第31-47页
    3.1 概述第31-32页
    3.2 数学模型第32-34页
        3.2.1 基本方程(PdV 模型)第32-34页
        3.2.2 初始及边界条件第34页
    3.3 模拟结果第34-36页
    3.4 分析讨论第36-46页
        3.4.1 温度及其梯度第37-38页
        3.4.2 温度梯度水分通量第38-42页
        3.4.3 基质势及其梯度第42-43页
        3.4.4 基质势梯度水分通量第43-44页
        3.4.5 土壤水分昼夜运移模式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二相水汽热耦合运移模型第47-79页
    4.1 概述第47-48页
    4.2 二相水-汽-热耦合运移模型第48-56页
        4.2.1 控制方程第48-52页
        4.2.2 参数方程第52-56页
    4.3 有限元模型第56-59页
    4.4 模型内涵分析第59-65页
        4.4.1 土壤空气流动第59-60页
        4.4.2 土壤水汽热耦合运移第60-65页
    4.5 数值模型验证与试验第65-77页
        4.5.1 模型验证第66-70页
        4.5.2 模拟试验分析第70-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基于水-汽-空气-热耦合的蒸发机制研究第79-109页
    5.1 概述第79-81页
    5.2 沙漠场地观测试验第81-88页
        5.2.1 巴丹吉林沙漠概况第81-83页
        5.2.2 试验仪器及数据第83-85页
        5.2.3 巴丹吉林沙漠土壤物理特征第85-88页
    5.3 数值模型标定与结果第88-95页
        5.3.1 边界条件第88-89页
        5.3.2 气象驱动数据第89-91页
        5.3.3 模型标定第91-94页
        5.3.4 地表蒸发通量第94-95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95-107页
        5.4.1 蒸发的气流效应第95-97页
        5.4.2 驱动力分析第97-100页
        5.4.3 驱动力与渗透系数的联合分析第100-107页
    5.5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5页
    6.1 总结第109-111页
    6.2 主要结论第111-112页
    6.3 局限性与展望第112-115页
附录:符号第115-119页
缩写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作者简介第135-13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68420,这篇论文共13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0.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