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空间浮空器热—结构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临近空间论文 平流层飞艇论文 超压气球论文 热力学模型论文 结构模型论文 热-结构耦合论文
论文详情
作为高空平台,临近空间浮空器由于滞空时间长、低成本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军事上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美、韩、日等国家已经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在浮空器设计领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在设计和运行控制中预测内部气体温度变化特性,因为浮空器浮力取决于囊体内的气体温度与环境空气温度的差值。平流层浮空器外部蒙皮主要采用膜结构,其整体刚度小,一般为柔性,内部气体温度变化会导致浮空器蒙皮结构发生非线性变形,反之,浮空器结构变形也会影响到内部气体温度变化。因此,浮空器热力学与结构力学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热-结构耦合问题。本文围绕着临近空间浮空器热-结构耦合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建立了平流层飞艇热力学模型,据此设计了计算程序,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用实验数据验证的计算程序对平流层飞艇滞空过程中的热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飞艇蒙皮和内部气体温度瞬态变化规律,并研究了蒙皮辐射物性参数、周围风速以及飞艇姿态角对飞艇内部气体温度以及蒙皮温差的影响。(2)建立了飞艇表面光伏电池的三层导热模型,结合平流层飞艇的热力学模型获得了光伏电池与平流层飞艇耦合分析模型。根据所得数学模型,对平流层飞艇热特性计算程序进行了升级。利用升级后的计算程序,分析了光伏电池热力特性及其输出功率,研究了纬度和风速对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以及光伏电池对飞艇热特性的影响。(3)建立了膜结构数学模型,据此设计了柔性薄膜变形计算程序,并进行了验证。将膜结构数学模型与飞艇的热力学模型相耦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平流层飞艇热-结构耦合数值模拟程序。利用该程序对飞艇蒙皮结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蒙皮内外压差、蒙皮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等参数变化对飞艇蒙皮结构变形以及蒙皮应力的影响,为飞艇蒙皮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对飞艇定点悬停过程中夜间和正午时刻进行了稳态热-结构耦合分析,揭示了蒙皮弹性模量、蒙皮辐射参数对飞艇内部气体温度、内外压差、飞艇体积以及滞空高度的影响;对飞艇滞空飞行和滞空悬停两种工作情况下的瞬态过程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预测了平流层飞艇内部气体昼夜温度变化以及蒙皮内外压差昼夜变化情况,计算出了蒙皮最大应力,作为判断平流层飞艇滞空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破裂的依据。(4)建立了高空超压气球热-结构耦合数学模型,据此设计出了高空超压气球热-结构耦合数值模拟程序。利用该程序对超压气球蒙皮结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强筋数量、最大瓣角、蒙皮和加强筋弹性模量、蒙皮泊松比等参数变化对超压气球性能的影响,并对“南瓜形”与正球形(含加强筋、不含加强筋)三种结构超压气球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高空超压气球蒙皮、加强筋以及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对高空超压气球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预测了超压气球内部气体昼夜温度变化以及蒙皮内外压差昼夜变化情况下蒙皮的最大应力,用以判断超压气球滞空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破裂现象。此外,还针对“等角度”南瓜形超压气球提出了设计思路,为超压气球的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注释表第18-20页
缩略词第20-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40页
    1.1 引言第21-23页
    1.2 临近空间浮空器飞行环境及其影响第23-24页
    1.3 临近空间浮空器的优势特点及其关键技术第24-26页
    1.4 国内外临近空间浮空器发展状况第26-31页
        1.4.1 平流层飞艇第26-30页
        1.4.2 高空气球第30-31页
    1.5 国内外临近空间浮空器热、结构研究进展第31-38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框图第38-40页
第二章 临近空间浮空器热力学建模研究第40-61页
    2.1 大气模型第40-43页
    2.2 太阳辐射数学模型第43-54页
        2.2.1 地球运动与太阳的关系第43-44页
        2.2.2 太阳在空间的位置第44-45页
        2.2.3 太阳辐射第45-54页
    2.3 浮空器蒙皮对流换热数学模型第54-56页
        2.3.1 空气和氦气的物性参数公式第54页
        2.3.2 浮空器蒙皮外表面对流换热第54-56页
        2.3.3 浮空器蒙皮内表面对流换热第56页
    2.4 浮空器蒙皮长波辐射换热第56-58页
    2.5 临近空间浮空器热平衡方程第58-60页
        2.5.1 平流层飞艇第58-60页
        2.5.2 高空气球第60页
    2.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平流层飞艇热力特性研究第61-77页
    3.1 平流层飞艇热力学模型验证第61-64页
        3.1.1 蒙皮单元参数计算第61-62页
        3.1.2 程序原理结构第62-63页
        3.1.3 模型验证第63-64页
    3.2 平流层飞艇滞空过程中热特性分析第64-70页
        3.2.1 结构外形和计算参数第65-66页
        3.2.2 定点滞空过程中飞艇蒙皮和浮升气体的温度瞬态变化规律第66-68页
        3.2.3 蒙皮辐射物性对飞艇内部气体温度和蒙皮温差的影响第68-69页
        3.2.4 周围风速对飞艇浮升气体温度和蒙皮温差的影响第69-70页
        3.2.5 飞艇姿态角(偏航角和俯仰角)对飞艇浮升气体和蒙皮温差的影响第70页
    3.3 平流层飞艇光伏电池热特性研究第70-76页
        3.3.1 光伏电池热力学模型第71-72页
        3.3.2 光伏电池结构模型第72-73页
        3.3.3 数值计算和分析第73-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膜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第77-99页
    4.1 引言第77-78页
    4.2 膜结构控制方程第78-84页
        4.2.1 变形描述、应变以及应力度量第78-80页
        4.2.2 几何方程第80页
        4.2.3 本构关系第80-82页
        4.2.4 平衡方程第82-84页
    4.3 膜结构控制方程有限元离散第84-92页
        4.3.1 三角形薄膜单元基本假设及坐标系的建立第84-85页
        4.3.2 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第85页
        4.3.3 三角形单元形函数第85-87页
        4.3.4 局部坐标系下几何方程第87-89页
        4.3.5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平衡方程第89-91页
        4.3.6 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平衡方程第91页
        4.3.7 单元应力的计算第91-92页
    4.4 程序研制及验证第92-98页
        4.4.1 数值分析方法第92-93页
        4.4.2 程序流程图第93-95页
        4.4.3 验证算例第95-98页
    4.5 总结第98-99页
第五章 平流层飞艇热-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第99-117页
    5.1 前言第99-100页
    5.2 平流层飞艇滞空数学模型第100-104页
        5.2.1 热力学模型第100-101页
        5.2.2 几何结构模型第101页
        5.2.3 运动方程第101-104页
    5.3 平流层飞艇结构分析第104-108页
    5.4 平流层飞艇热-结构分析第108-116页
        5.4.1 热-结构耦合计算流程图第109页
        5.4.2 平流层飞艇定点悬停时稳态分析第109-112页
        5.4.3 平流层飞艇滞空过程中瞬态分析第112-116页
    5.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超压气球热-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第117-145页
    6.1 前言第117-119页
    6.2 超压气球结构建模第119-123页
        6.2.1 质量-弹簧阻尼模型第120-121页
        6.2.2 加强筋受力分析第121-123页
    6.3 超压气球结构分析第123-133页
        6.3.1 加强筋对超压气球结构性能的影响第126-128页
        6.3.2 最大瓣角对超压气球结构性能的影响第128-129页
        6.3.3 弹性模量对超压气球结构性能的影响第129-131页
        6.3.4 蒙皮泊松比对超压气球性能的影响第131-132页
        6.3.5 三种类型超压气球结构性能对比第132-133页
    6.4 超压气球热力学分析第133-137页
    6.5 超压气球热-结构分析第137-140页
        6.5.1 超压气球稳态分析第137-139页
        6.5.2 超压气球瞬态分析第139-140页
    6.6 超压气球设计与分析第140-143页
        6.6.1 内部气体质量要求第140-141页
        6.6.2 超压气球体积与自身质量(蒙皮质量和加强筋质量)的关系第141页
        6.6.3 最大瓣角的选择第141页
        6.6.4 超压气球体积、质量的估算第141-142页
        6.6.5 设计思路第142-143页
    6.7 本章小节第143-145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145-148页
    7.1 全文总结第145-146页
    7.2 本文创新点第146-147页
    7.3 研究展望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750820,这篇论文共16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8.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0.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