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负氧离子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

负氧离子涤纶纤维论文 负氧离子浓度论文 远红外发射率论文 服用性能论文 模糊综合评判法论文
论文详情
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其中之一就是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当空气负氧离子的作用机理及其功效渐渐被了解后,负氧离子纺织品作为功能性产品的一类必将得到发展。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净化空气,蓄热保暖,保健多功能效果的负氧离子纺织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对负氧离子涤纶纤维进行了纵横向电镜观察,测试分析了纤维的长度、细度、拉伸断裂强度、伸长性、回潮率等基本性能。实验表明:负氧离子涤纶纤维的纵向表面具有一些凹槽和微孔,纤维横截面具有许多微孔结构。这个结构赋予负氧离子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回潮率,其回潮率比普通涤纶大,吸湿性较好。负氧离子涤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普通涤纶纤维,断裂功较小,初始模量较大,耐疲劳性较差。考虑到织造加工的可能性和后续产品的舒适性要求,将负氧涤纶离子纤维与粘胶纤维按不同比例进行混纺。通过测试负氧离子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发现均能满足织造需要,适合面料的开发。在此基础上论文采用该混纺纱为经纬纱原料,按照不同的织物组织及经纬密配置试制了五种织物。论文对四种混纺纤维及五种试样织物的负氧离子释放浓度、远红外发射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混纺纤维中负氧离子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纤维释放负氧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50负氧离子涤纶纤维/50粘胶纤维的混纺纤维释放负氧离子的浓度最高,达到4810个/cm3,接近田野的负离子浓度。四种负氧离子混纺纤维远红外法向发射率均大于0.80,根据CAS115-2005《保健功能纺织品》标准,它们都具有较好的远红外功能。实验分析表明,在其它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蜂巢织物B5释放负氧离子浓度最大,其次是缎纹织物B4,平纹织物B1最低;经纬密越大,紧度越大,纱线间的摩擦越剧烈,织物产生的负离子数也就越多;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加,负氧离子织物释放负氧离子的浓度增加,直到达到一个饱和值,不再继续增加。5种试样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均大于0.80,都具有较好的远红外发射效果,且各个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值差异并不大。考虑到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可能是将各种面料搭配穿着,论文将负氧离子织物与普通针织物通过摩擦测试了其释放负氧离子的浓度。以缎纹织物B4和蜂巢织物B5为例,在其它工艺参数相同,组织不同的情况下,分别与C1,C2,C3三种针织物摩擦测试其释放负氧离子浓度,实验表明负氧离子织物与其它非负氧离子织物摩擦产生负氧离子浓度与这种织物的组织结构有很大关系,当组织结构具有凹凸效应时,有利于负氧离子的释放。为满足服用性能的要求,论文对试样的保暖性、透湿率、透气量、折皱回复角、抗起毛起球等级、耐磨性、静态悬垂系数、拉伸断裂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然后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试样的功能性和服用性能进行了综合排列,结果表明:综合性能最好的为蜂巢织物B5,其次为缎纹织物B4,两者纱线成分均为50负氧离子涤纶纤维/50粘胶纤维。最后论文结合以上实验分析结果,以50负氧离子涤纶纤维/50粘胶纤维混纺纱为纬纱原料,真丝为经纱原料,将其运用于床上用品套件的开发中,设计了一款具有净化空气,蓄热保暖,保健多种功能效果及独特艺术风格的秋冬季床上用品,使负氧离子产品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负氧离子概况第13页
        1.1.1 负氧离子定义第13页
        1.1.2 负氧离子功效第13页
    1.2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负氧离子纺织品的研究第14-15页
        1.2.2 国内负氧离子纺织品的研究第15-16页
    1.3 课题的目的第16页
    1.4 课题的意义第16-17页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负氧离子涤纶纤维的性能测试和织物试制第18-24页
    2.1 纤维的形态特征第18-19页
        2.1.1 试验方法第18页
        2.1.2 结果与分析第18-19页
    2.2 纤维的物理性能第19-20页
        2.2.1 纤维的长度与细度第19页
        2.2.2 单纤的拉伸性能第19-20页
    2.3 纤维的回潮率第20-21页
    2.4 负氧离子混纺纤维的开发第21页
    2.5 纱线规格第21页
    2.6 纱线的断裂强力第21-22页
        2.6.1 试验方法第21-22页
        2.6.2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22页
    2.7 负氧离子织物的试制第22-23页
    2.8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织物功能性的研究第24-34页
    3.1 负氧离子释放浓度测试第24-31页
        3.1.1 负氧离子混纺纤维的负氧离子浓度(D)测试第24-25页
        3.1.2 负离子织物的负离子浓度(D)测试第25-29页
        3.1.3 负氧离子织物与针织物摩擦测试第29-31页
    3.2 远红外发射率测试第31-33页
        3.2.1 负氧离子混纺纤维的远红外发射率测试第31-32页
        3.2.2 负氧离子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测试第32-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织物服用性能研究第34-45页
    4.1 保暖性测试与分析第34-36页
        4.1.1 试验方法第34-35页
        4.1.2 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4.2 透湿性测试与分析第36-38页
        4.2.1 试验方法第36-37页
        4.2.2 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4.3 透气性测试与分析第38-39页
        4.3.1 试验方法第38页
        4.3.2 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4.4 折皱回复性能测试与分析第39-40页
        4.4.1 试验方法第39页
        4.4.2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4.5 抗起毛起球性能测试第40-41页
        4.5.1 试验方法第40页
        4.5.2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4.6 耐磨性测试第41-42页
        4.6.1 试验方法第41页
        4.6.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42页
    4.7 悬垂性测试与分析第42-43页
        4.7.1 试验方法第42页
        4.7.2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2-43页
    4.8 拉伸断裂性能测试第43-44页
        4.8.1 试验方法第43页
        4.8.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4.9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基于模糊数学织物性能综合评判第45-52页
    5.1 模糊数学简介及其在纺织中的应用第45页
    5.2 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5.3 模糊综合评判织物性能第46-50页
        5.3.1 评判对象因素集的建立第47-48页
        5.3.2 矩阵 R 的建立第48-49页
        5.3.3 权系数向量 A 的确立第49页
        5.3.4 综合评判计算第49-50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六章 多功能负氧离子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第52-69页
    6.1 面料设计第52页
    6.2 色彩选择第52-53页
    6.3 主题设计第53页
    6.4 多功能负氧离子面料在秋冬季床上用品中的应用第53-68页
        6.4.1 被套第53-57页
        6.4.2 枕头第57-60页
        6.4.3 枕头第60-62页
        6.4.4 床单第62-65页
        6.4.5 产品模拟效果图第65页
        6.4.6 产品实物图第65-68页
    6.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7.1 课题的主要结论第69-70页
    7.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5119,这篇论文共7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2.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