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鱼腥藻过度繁殖机制及几种化学物质对其毒性效应研究

水华鱼腥藻论文 过度繁殖论文 竞争优势论文 吸收动力学论文 钾论文 单嘧磺隆论文
论文详情
水华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鱼腥藻是淡水蓝藻水华中除微囊藻之外的常见优势种群,迄今国内针对蓝藻水华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微囊藻水华及其产生的肝毒素上,对于鱼腥藻等其他水华种类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水华鱼腥藻过度繁殖的原因和形成水华后如何治理,本文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氮源、磷源、铁盐浓度、光强、温度和pH值对水花鱼腥藻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浓度为247mg/L,磷浓度为21.6mg/L时水华鱼腥藻的生物量及比生长速率都达到最大,水华鱼腥藻受到氮限制的影响比磷限制的影响小。低光照(1000lx)和较高的温度(30℃)有利于水华鱼腥藻的生长。不同的铁盐浓度和初始pH值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当水华鱼腥藻处于低磷水平(0.054mg/L)时,单细胞叶绿素含量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上升,受低温影响,细胞降低光合色素含量以保持低水平的光合作用过程。这些都是水华鱼腥藻对不良环境的适应。2.为了研究水华鱼腥藻的竞争优势,比较了水华鱼腥藻、栅藻和衣藻的氮磷吸收动力学,结果表明,三种微藻对氮磷的吸收过程符合米氏方程。水华鱼腥藻对氮的最大吸收速率比衣藻和栅藻高,对磷吸收的半饱和常数比衣藻和栅藻高,磷可能是水华鱼腥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3.比较了钾和硫酸铜、酚酸及磺酰脲类除草剂这三种常用的化学物质对水华鱼腥藻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抑制水华鱼腥藻叶绿素a50%时,求得KCl的EC50为402mmol/L,CuSO4的EC50为9.52mg/L,对苯二酚的EC50)为262mg/L,单嘧磺隆的EC50为193mg/L,钾的半致死浓度最高。4.将钾对水华鱼腥藻的毒性效应和单嘧磺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对水华鱼腥藻异形胞的分化有抑制作用。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钾可降低水华鱼腥藻细胞光系统Ⅱ的生理活性,使藻胆体处于解离状态,进而阻碍了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高剂量(100mg/L)的单嘧磺隆也能够导致藻胆体的破坏和光系统Ⅱ活性的降低。K+诱导的钠离子缺乏会导致胞内pH值的升高,从而导致ATP含量的下降。K+和单嘧磺隆都能够抑制水华鱼腥藻叶绿素a的合成,抑制了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K+抑制了水华鱼腥藻对氮磷的吸收,可能使得水华鱼腥藻生长所需的磷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水华鱼腥藻的生长。较高的KCl浓度下,水华鱼腥藻的SOD活性受到抑制,MDA的含量的大量升高,表明了在钾离子的胁迫下,水华鱼腥藻受到自由基伤害的程度很高。单嘧磺隆对水华鱼腥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虽然钾在对水华鱼腥藻的毒性效应钾的半致死浓度最高,但是仍有可能作为一种优良的化学方法来治理水华鱼腥藻。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9页
目录第9-13页
绪论第13-23页
    1.1 水华简介第13页
    1.2 水华的危害第13-14页
    1.3 环境因子与水华第14-17页
        1.3.1 化学因子第14-15页
        1.3.2 物理因子第15-16页
        1.3.3 生物因子第16-17页
    1.4 水华的治理方法第17-18页
        1.4.1 物理方法第17页
        1.4.2 化学方法第17-18页
        1.4.3 生物方法第18页
    1.5 藻类的毒性机理研究第18-20页
        1.5.1 细胞结构第18-19页
        1.5.2 固氮作用第19页
        1.5.3 光合作用第19页
        1.5.4 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第19-20页
        1.5.5 遗传物质第20页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1.7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一章 环境因子对水华鱼腥藻生长生理的影响第23-48页
    1.1 引言第23页
    1.2 材料第23-25页
        1.2.1 藻种第23页
        1.2.2 试剂第23页
        1.2.3 仪器第23-24页
        1.2.4 培养基第24-25页
    1.3 方法第25-27页
        1.3.1 藻种培养方法第25页
        1.3.2 接种藻液的准备第25页
        1.3.3 生物量的测定第25页
        1.3.4 比生长速率的计算第25-26页
        1.3.5 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第26页
        1.3.6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第26页
        1.3.7 藻蓝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6页
        1.3.8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26页
        1.3.9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第26页
        1.3.10 干重的测定第26-27页
        1.3.11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第27页
        1.3.12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第27页
    1.4 结果和分析第27-43页
        1.4.1 水华鱼腥藻培养基的选择第27-28页
        1.4.2 不同营养盐的影响第28-38页
        1.4.3 光照、温度及pH值的影响第38-43页
    1.5 讨论第43-46页
        1.5.1 水体营养盐与水华鱼腥藻的关系第43-45页
        1.5.2 光照、pH值和温度对水华鱼腥藻的影响第45-46页
    1.6 小结第46-48页
第二章 水华鱼腥藻、栅藻和衣藻对氮磷的吸收动力学比较第48-55页
    2.1 引言第48页
    2.2 方法第48-49页
        2.2.1 藻种及培养方法第48页
        2.2.2 水体总氮含量的测定第48页
        2.2.3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第48-4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2.3.1 水华鱼腥藻、衣藻和栅藻对氮的吸收动力学比较第49-51页
        2.3.2 水华鱼腥藻、衣藻和栅藻对磷的吸收动力学比较第51-52页
    2.4 讨论第52-53页
    2.5 小结第53-55页
第三章 几种化学物的对水华鱼腥藻的抑制效果比较第55-65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3.2.1 藻种及培养方法第55页
        3.2.2 除草剂及其配制第55页
        3.2.3 几种药剂的药效对比第55-56页
        3.2.4 数据处理第5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6-63页
        3.3.1 四种化学物对水华鱼腥藻生长的影响第56-60页
        3.3.2 四种化学物质对水华鱼腥藻的半数致死浓度第60-63页
    3.4 讨论第63-64页
    3.5 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钾和单嘧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的毒性效应比较第65-85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方法和材料第65-66页
        4.2.1 藻种及培养方法第65页
        4.2.2 异形胞频率的计算第65页
        4.2.3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LSCM)的荧光分析第65-66页
        4.2.4 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第66页
        4.2.5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第66页
        4.2.6 氮磷含量的测定第66页
        4.2.7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第66页
        4.2.8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第66页
        4.2.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测定第6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6-78页
        4.3.1 钾对水华鱼腥藻异形胞分化的影响第66-67页
        4.3.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光谱分析第67-68页
        4.3.3 钾离子对水华鱼腥藻培养液中pH值变化的影响第68-69页
        4.3.4 钾和单嘧磺隆对水华鱼腥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69-71页
        4.3.5 钾离子对水华鱼腥藻营养代谢的影响第71-75页
        4.3.6 对水华鱼腥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75-78页
    4.4 讨论第78-82页
        4.4.1 钾对水华鱼腥藻异形胞分化的影响第78页
        4.4.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光谱分析第78-79页
        4.4.3 对水华鱼腥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79-80页
        4.4.4 钾离子对水华鱼腥藻营养代谢的影响第80-81页
        4.4.5 对水华鱼腥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81-82页
    4.5 小结第82-85页
第五章 结论第85-86页
    1. 环境因子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生理的影响第85页
    2. 水华鱼腥藻、栅藻和衣藻对氮磷的吸收动力学第85-86页
    3. 几种化学物的对水华鱼腥藻的抑制效果比较第86页
    4. 钾和单嘧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的毒性效应比较第86页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第86-87页
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致谢第95-9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6-97页
个人简历第9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195918,这篇论文共9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9.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