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解及焦油热裂解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生物质热解论文 焦油裂解论文 生物质单颗粒高温热解模型论文
论文详情
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中,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是一种通过热化学反应将固态生物质转换为气体燃料的过程。但是传统的气化技术存在着燃气中焦油含量高、废水难以处理等问题,特别是焦油含量高是目前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能有效解决焦油问题方法之一是高温热裂解法,它是一种简单易行、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焦油脱除方法。本文针对生物质利用过程中焦油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了生物质热解及焦油高温热裂解的技术路线,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生物质热解特性,分析了生物质油和焦油的热裂解特性,得到如下结果:(1)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典型生物质稻壳、玉米秸秆和白桦木屑的热解过程,分析生物质热解的一般规律。通过比较慢速升温和快速升温条件下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差异,发现热重法可以定量预测粒径小于0.2mm生物质的热解过程,能够定性描述粒径小于1mm生物质的热解过程。(2)设计研制了一种生物质热解及焦油高温热裂解实验系统,该系统将生物质热解和焦油的高温裂解分开,通过改变燃烧器的供热量和蓄热式陶瓷裂解器的截面积,来调节焦油裂解的温度环境和停留时间。实验运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生物质热解及焦油高温热裂解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焦油裂解所需的高温温度场,而且能够准确测定焦油在此温度场的停留时间。(3)在生物质热解及焦油高温热裂解实验台上考察了裂解温度对焦油种类、热解产物、气体产物成分、焦油中化合物成分的影响以及停留时间对焦油裂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产物产率经历了先升高后减少的过程,温度为500℃时,液体产物产率最高,之后随着温度的提高,液体产物产率逐渐减少,当温度达到1200℃时,生物质气中焦油含量已达到11.7mg/Nm~3;当温度达到1200℃时,焦油含量中的成分主要是三环、四环的芳香族有机物,焦油种类从129种下降到18种;增加停留时间可以明显降低生物质气中的焦油含量,但当温度达到1200℃时,停留时间为0.5s时焦油量急剧下降,再增加时间则焦油量变化不明显。(4)建立了生物质热解及液体产物高温热裂解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该热解模型根据液体产物的特点将可凝挥发份分为生物质油和焦油。将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能量方程耦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温度、停留时间、粒径和压力等参数对生物质热解及焦油高温热裂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反应的吸热效应对温度场和反应进程有较大的影响,大颗粒在靠近中心的几层在热解反应区出现一段温度近似维持恒定的水平段,在该阶段前后则是纯物质受热升温物理过程中常见的指数温升曲线,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说明第7-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生物质物料的主要理化特性第15-16页
    1.3 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技术简介第16-18页
    1.4 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气化实验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8-22页
        1.4.1 国内外生物质制气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2 国内外生物质制氢及制取合成天然气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3 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气化应用现状第20-22页
    1.5 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22-24页
    1.6 生物质气化焦油脱除方法研究现状第24-26页
    1.7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1.7.1 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2章 生物质热解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第28-42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生物质热解机理第28-29页
    2.3 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第29页
    2.4 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分析第29-30页
    2.5 稻壳热解的热重实验及分析第30-32页
    2.6 木屑热解的热重实验及分析第32-34页
    2.7 玉米秸秆热解的热重实验及分析第34-35页
    2.8 三种生物质的热重曲线比较及分析第35-36页
    2.9 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参数理论分析第36-40页
    2.10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生物质热解及焦油高温裂解实验系统设计及测试第42-58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第43-47页
    3.3 实验测量方法第47-48页
    3.4 实验系统工作过程第48-50页
    3.5 实验系统测试结果第50-51页
    3.6 焦油的理化特性第51-52页
    3.7 焦油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第52-53页
    3.8 生物质焦油及馏分的成分分析第53-57页
    3.9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生物质热解及焦油高温裂解的实验研究第58-85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实验方法第58-60页
    4.3 生物质热解实验结果分析第60-69页
        4.3.1 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第60-61页
        4.3.2 生物质液体产物的GC-MS 分析第61-69页
    4.4 焦油高温裂解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9-83页
        4.4.1 焦油热裂解后液体产物的GC-MS 分析第69-78页
        4.4.2 裂解温度对焦油种类的影响第78-79页
        4.4.3 裂解温度对热解产物的影响第79-80页
        4.4.4 裂解温度对气体产物成分的影响第80-81页
        4.4.5 停留时间对焦油裂解率的影响第81-82页
        4.4.6 裂解温度对焦油中化合物的影响第82页
        4.4.7 生物质种类对热解产物的影响第82-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生物质单颗粒高温热解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85-107页
    5.1 引言第85页
    5.2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第85-89页
    5.3 数学模型第89-94页
    5.4 颗粒状生物质热解模型的数值解第94-98页
    5.5 实验验证第98-106页
        5.5.1 生物质热解转化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第99-103页
        5.5.2 生物质热解温度分布与实验数据对比第103-106页
    5.6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6章 生物质热解及可凝挥发份热裂解的数值模拟第107-122页
    6.1 引言第107页
    6.2 模拟结果与热重实验比较第107-109页
    6.3 生物质热解产物质量份额随温度的变化第109-111页
    6.4 生物质热解颗粒内部温度分布的分析第111-117页
        6.4.1 生物质径向位置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第111-113页
        6.4.2 生物质各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第113-114页
        6.4.3 颗粒中心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第114-115页
        6.4.4 粒径对生物质热解温度分布的影响第115-116页
        6.4.5 辐射热流强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第116-117页
    6.5 生物质热解颗粒内部压力变化第117页
    6.6 生物质颗粒热解产物半焦随时间的变化第117-118页
    6.7 可凝挥发份质量流速随时间的变化第118-119页
    6.8 可凝和不凝挥发份的生成规律第119-121页
    6.9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结论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4-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个人简历第13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999416,这篇论文共13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1.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9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