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在抗性淀粉酸牛奶中的应用

NMR论文 酸牛奶论文 抗性淀粉论文
论文详情
酸牛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一部分,酸牛奶中含有的肠道益生菌及多种营养元素对于人体体制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对于酸牛奶有了新的要求,在满足自己口感的同时希望酸牛奶具有更多保健功能[2,3]。膳食纤维的相关研究与宣传使大家逐渐认识到这类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如此膳食纤维被定义为第七大营养素,突出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中以肉食偏多蔬菜较少,这样的饮食结构导致膳食纤维摄入量严重不足。抗性淀粉除了具有类似膳食纤维的功能之外还具有许多特有的保健功能,抗性淀粉的颗粒较小,将抗性淀粉加入酸牛奶当中不仅使酸牛奶具有补充膳食纤维的功能,而且不会具有沙粒感,使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得到健康与营养。本研究利用核磁共振这一新兴无损检测技术结合传统酸牛奶理化实验完善了抗性淀粉酸牛奶的制作工艺,同时研究了抗性淀粉对于酸牛奶持水性的影响,并且建立了核磁共振弛豫参数与酸牛奶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根据极差分析得到高含量抗性淀粉酸牛奶的最佳加工条件:先将抗性淀粉用沸水加热溶解充分糊化,再添加全脂奶粉配制成添加乳,4%抗性淀粉添加量,7.5%白砂糖添加量,均质时间5min,44℃发酵5h。应用本工艺制作的酸牛奶,具有酸牛奶本身的香气,同时由于抗性淀粉的存在在组织结构上更加均匀细腻,口感清新,没有淀粉颗粒存在的沙粒感。(2)抗性淀粉的添加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显著促进嗜热链球菌的数量的增长,但是对于发酵过程中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数量的变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在储藏过程中,由于抗性淀粉形成的网络结构对酸牛奶体系内的水分起到了束缚作用,防止了水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大量流失,使体系水分维持在适合乳酸菌生长繁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贮藏期乳酸菌的活性,保证了酸牛奶经过较长时间贮藏后乳酸菌含量仍然能够保持较高水平,保证酸牛奶经过较长时间贮藏后仍然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3)在酸牛奶制作过程中添加抗性淀粉,不仅使酸牛奶拥有了膳食纤维所赋予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赋予了抗性淀粉所具有的多种生理功能,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发现在酸牛奶制作、贮藏过程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分存在形式的变化伴随着酸牛奶的理化、感官评价等指标的变化,因此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酸牛奶发酵、贮藏过程中的检测,实现了对酸牛奶的无损快速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酸牛奶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同乳酸菌的代谢情况之间具有重要关系,乳酸菌的正常生长分裂促进产酸,同时乳酸的生成以及累积会造成体系酸值升高,高酸性的环境不利于乳酸菌整体的代谢活动,从而影响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在抗性淀粉酸牛奶的发酵过程中,T21对应的质子密度呈现上升趋势,当pH达到4.50之后,氢质子密度保持恒定,不会在随着酸度的增加很上升。pH和单分子层结合水对应的氢质子密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核磁共振弛豫参数T21对应的质子密度可以预测发酵进行的程度,从而实现在发酵过程中对奶制品进行跟踪检测,并且避免了直接接触,实现了酸牛奶制作的无损快速检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无损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第10-12页
        1.1.1 核磁共振的现象及其参数的描述第10-12页
        1.1.2 NMR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2页
    1.2 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淀粉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13页
        1.2.2 淀粉改性的方法和现状第13页
        1.2.3 抗性淀粉概述第13-14页
        1.2.4 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第14页
        1.2.5 抗性淀粉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第14-15页
    1.3 功能型酸牛奶概述第15-16页
        1.3.1 酸牛奶的定义第15页
        1.3.2 功能型酸牛奶的分类第15页
        1.3.3 功能型酸牛奶的发展趋势第15-16页
    1.4 选题来源、意义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1. 选题来源第16页
        1.4.2. 选题意义第16-17页
        1.4.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品质研究第18-21页
    2.1 前言第18页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18页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18页
        2.2.2 设备第18页
    2.3 实验方法第18-21页
        2.3.1 鲜牛奶以及奶粉复原乳理化性质的测定第18-19页
        2.3.2 抗性淀粉糊化温度的测定第19-20页
        2.3.3 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第20-21页
第三章 抗性淀粉酸牛奶的制作工艺的研究第21-40页
    3.1 前言第21页
    3.2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21-22页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21页
        3.2.2 设备第21-22页
    3.3 实验方法第22-25页
        3.3.1 酸牛奶的生产工艺流程第22页
        3.3.2 实验设计第22-24页
            3.3.2.1 抗性淀粉添加形式的确定第22页
            3.3.2.2 抗性淀粉添加量的确定第22-23页
            3.3.2.3 白砂糖添加量的确定第23页
            3.3.2.4 均质时间的确定第23页
            3.3.2.5 接种量的确定第23页
            3.3.2.6 发酵温度的确定第23页
            3.3.2.7 发酵时间的确定第23-24页
            3.3.2.8 正交设计优化实验第24页
        3.3.3 抗性淀粉酸牛奶的感官评价方法第24-25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25-38页
        3.4.1 抗性淀粉添加形式的确定第25页
        3.4.2 各单因素对产品感官评价的影响第25-37页
        3.4.3 正交试验结果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抗性淀粉对酸牛奶在发酵和储藏过程中乳酸菌稳定性的影响第40-47页
    4.1 前言第40页
    4.2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第40-41页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40页
        4.2.2 主要设备第40-41页
    4.3 方法第41-42页
        4.3.1 酸牛奶制备操作要点第41页
        4.3.2 乳酸菌计数培养基的配置第41页
        4.3.3 酸牛奶中乳酸菌的检测方法第41页
        4.3.4 数据分析第41-42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4.4.1 抗性淀粉对酸牛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生长情况的影响第42-44页
        4.4.2 抗性淀粉对酸牛奶贮藏过程中乳酸菌稳定性的影响第44-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酸牛奶在贮藏过程中持水性的变化第47-55页
    5.1 前言第47页
    5.2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第47-48页
        5.2.1 实验原料第47页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47-48页
    5.3 实验方法第48-49页
        5.3.1 酸牛奶制作工艺流程第48页
        5.3.2 配方第48页
        5.3.3 核磁共振实验第48-49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5.4.1 酸牛奶中总水分的变化趋势第49-50页
        5.4.2 酸牛奶中不同水分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第50-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酸牛奶发酵过程及检测模型的建立第55-62页
    6.1 前言第55页
    6.2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55-56页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55页
        6.2.2 设备第55-56页
    6.3 实验方法第56页
        6.3.1 样品制备第56页
        6.3.2 磁共振参数的测定第56页
        6.3.3 理化性质测定第56页
        6.3.4 数据分析第56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56-61页
        6.4.1 抗性淀粉酸牛奶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与乳酸菌菌数变化之间的规律第56-58页
        6.4.2 抗性淀粉发酵过程中pH变化与核磁共振弛豫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第58-61页
    6.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5页
    7.1 论文结论第62-63页
    7.2 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603016,这篇论文共6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0.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