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表面冷凝特性研究及通用冷凝传热模型建立

钛论文 滴膜共存冷凝论文 表面改性论文 双组分混合介质论文 传热模型论文 分形理论论文 钛-水热虹吸
论文详情
钛制换热设备在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然而钛制换热冗件的传热性能,特别是冷凝传热性能方面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工业应用进程。目前,对纯钛表面的冷凝形态存在滴状和膜状冷凝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从而影响了经济高效钛冷凝器的设计与应用。鉴于此,本文对钛表面冷凝传热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探索开发高效的表面改性强化传热技术,使蒸汽在钛改性表面形成不同的冷凝形式。在实验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分形理论的通用滴膜共存冷凝传热模型,并将滴膜共存模型应用于钛-水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冷凝段的传热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设计、搭建了垂直试板表面冷凝传热特性评价实验系统,对蒸汽在钛表面的冷凝形态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蒸汽在纯钛及热氧化表面呈滴膜共存的冷凝形式,且200℃热氧化表面传热效果最好,冷凝传热系数较纯钛表面提高10%以上。而蒸汽在双氧水氧化表面及氢氟酸刻蚀后双氧水氧化表面可保持较稳定的滴状冷凝,且后者经两步法表面改性后,冷凝传热效果更佳,分别达纯钛表面的1.8倍和2.3倍。(2)通过分析发现氧化膜是导致钛表面能降低的主要原因。纯钛表面氧化膜极薄且存在大量氧空穴,经200℃热氧化后,氧化膜增厚且氧与表面Ti原子结合,迅速填补了氧化层中氧空穴形成桥位氧,导致表面能下降;但随着热氧化温度的升高,Ti-O键发生断裂,表面氧空穴增多,表面能反而升高。而双氧水氧化表面及氢氟酸刻蚀后双氧水氧化表面所形成的纳米结构的氧化膜导致其表面能大幅降低,且经两步处理表面形成的微、纳米双重粗糙度结构,具有更低的表面能,是其表面始终保持滴状冷凝形态的主要原因。(3).与纯蒸汽相比,乙醇-水混合介质更易在纯钛表面形成和保持滴状冷凝;对于纯钛表面,冷凝传热系数随乙醇浓度呈先增后降趋势,当乙醇浓度为8%时,可获得最佳的冷凝传热强化效果,约为纯蒸气的1.3倍。对同一浓度混合介质,随着过冷度的增大,冷凝形态逐渐从滴状转变为非球形滴状冷凝,直至最后转变为沟流形态。此外,蒸气流速对低浓度混合介质的影响较为显著。(4)基于液滴在冷凝表面的分形分布特性,考虑接触角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建立液滴分布函数,进而建立不同接触角表面通用滴状冷凝传热模型。根据滴状区面积比率η的不同,提出将膜状区的传热分别按照沟流传热模型(η≥50%)和Nusselt竖壁层流传热模型(η<50%)进行计算,从而建立了通用滴膜共存冷凝传热模型。模型与文献数据及本文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适当选取接触角范围,可将大部分文献数据包含在模型内,较为合理地解释了不同文献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5)突破以往计算热管冷凝段传热都是按膜状冷凝传热模型进行计算的思路,引入滴膜共存概念,同时考虑到热管内真空度和气液界面剪切应力对热虹吸管冷凝段传热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滴膜共存冷凝形态的热虹吸管冷凝段传热模型。(6)开发、设计了钛-水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并自制试验系统进行了热虹吸管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到,钛-水热虹吸管冷凝段换热系数明显高于铜-水、碳钢-水热虹吸管,而基于滴膜共存冷凝形态建立的热虹吸管冷凝段传热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采用本文建立的模型模拟冷凝段传热,比采用Nusselt竖直壁面膜状冷凝模型更为符合管内冷凝实际情况,更能反映钛制热管内蒸气的冷凝传热规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4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14-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钛制换热元件及钛材表面冷凝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冷凝传热过程研究进展第17-26页
        1.3.1 滴状冷凝的研究进展第18-24页
            1.3.1.1 初始液滴的生成机理第18-20页
            1.3.1.2 单个液滴传热模型第20-21页
            1.3.1.3 液滴的分布特性第21-23页
            1.3.1.4 滴状冷凝传热模型第23-24页
        1.3.2 膜状冷凝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1.3.3 滴膜共存冷凝现象及传热模型第25-26页
    1.4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第26-30页
        1.4.1 分形的特征第26-27页
        1.4.2 分形维数第27-28页
            1.4.2.1 豪斯道夫维数第27页
            1.4.2.2 盒维数第27-28页
        1.4.3 分形理论应用概况第28-30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蒸汽在纯钛表面冷凝规律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第32-43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第32-35页
        2.2.1 实验系统第32-34页
        2.2.2 试样形式第34-35页
        2.2.3 实验步骤第35页
    2.3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可靠性分析第35-37页
    2.4 蒸汽在纯钛表面的冷凝传热规律第37-40页
        2.4.1 试样制备及接触角测量第37页
        2.4.2 纯钛表面蒸汽冷凝形貌第37-39页
        2.4.3 纯钛表面冷凝特征曲线第39-40页
        2.4.4 实验值与经典传热模型对比分析第40页
    2.5 钛材表面性质对冷凝传热特性的影响第40-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钛表面改性对蒸汽冷凝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及机理分析第43-62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钛改性表面的制备与预处理第43-45页
        3.2.1 热氧化表面制备第43-44页
        3.2.2 控制氧化表面制备第44-45页
    3.3 蒸汽在热氧化钛表面冷凝传热规律研究第45-48页
        3.3.1 热氧化表面冷凝形貌第45-47页
        3.3.2 热氧化表面冷凝特征曲线第47-48页
    3.4 蒸汽在控制氧化钛表面冷凝传热规律研究第48-51页
        3.4.1 化学刻蚀及控制氧化表面冷凝形貌第48-49页
        3.4.2 化学刻蚀及控制氧化表面冷凝特征曲线第49-51页
    3.5 实验值与经典传热模型对比分析第51-52页
    3.6 冷凝表面性质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第52-61页
        3.6.1 静态接触角及表面能对冷凝传热特性的影响第52-55页
        3.6.2 表面化学成分对冷凝传热特性的影响第55-58页
            3.6.2.1 热氧化表面化学成分对冷凝传热的影响分析第55-57页
            3.6.2.2 控制氧化表面化学成分对冷凝传热的影响分析第57-58页
        3.6.3 表面微观结构对冷凝传热特性的影响第58-61页
    3.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双组分混合介质在钛表面的冷凝规律研究第62-76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双组分混合蒸气冷凝实验方法第63-66页
        4.2.1 乙醇-水二元混合物热物性确定第63-65页
        4.2.2 混合蒸气浓度的确定第65页
        4.2.3 混合蒸气平均流速的确定第65-66页
        4.2.4 实验系统和实验步骤第66页
    4.3 乙醇-水混合介质在钛表面的冷凝规律研究第66-72页
        4.3.1 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形貌第66-70页
            4.3.1.1 乙醇浓度对冷凝形貌的影响第67-68页
            4.3.1.2 表面过冷度对冷凝形貌的影响第68-69页
            4.3.1.3 蒸气流速对冷凝形貌的影响第69-70页
        4.3.2 乙醇-水混合介质冷凝传热特征曲线第70-72页
    4.4 混合介质强化冷凝传热机理分析第72-75页
        4.4.1 浓度、温度梯度导致Marangoni效应机理第72-73页
        4.4.2 界面效应强化冷凝传热机理第73-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5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通用冷凝传热模型第76-100页
    5.1 引言第76页
    5.2 滴膜共存冷凝传热模型的建立第76-92页
        5.2.1 滴状区冷凝传热模型第76-87页
            5.2.1.1 通过单个液滴传热模型第76-78页
            5.2.1.2 初始液滴成核密度第78页
            5.2.1.3 液滴分形分布函数第78-85页
            5.2.1.4 液滴生长、合并及脱落周期第85-86页
            5.2.1.5 通过滴状区总传热量及传热系数计算第86-87页
        5.2.2 膜状区冷凝传热模型第87-92页
            5.2.2.1 沟流液膜传热模型第88-90页
            5.2.2.2 连通液膜传热模型第90-92页
        5.2.3 滴膜共存冷凝传热模型第92页
    5.3 传热模型影响因素分析第92-95页
        5.3.1 滴状区影响因素分析第92-95页
            5.3.1.1 接触角对单个液滴传热和分布函数的影响第92-94页
            5.3.1.2 分形维数对分布函数的影响第94页
            5.3.1.3 接触角对分形维数的影响第94-95页
        5.3.2 滴膜交界区域及膜状区影响因素分析第95页
    5.4 模型值与文献及实验数据比较第95-99页
        5.4.1 滴状冷凝传热模型与实验值对比分析第95-98页
        5.4.2 滴膜共存冷凝传热模型与实验值对比分析第98-99页
    5.5 结论第99-100页
第6章 钛-水热虹吸管冷凝传热计算方法与实验验证第100-123页
    6.1 引言第100-101页
    6.2 基于滴膜共存理论的热虹吸管冷凝段传热模型第101-103页
        6.2.1 热虹吸管冷凝段传热影响因素分析第101-102页
            6.2.1.1 真空度对滴状冷凝的影响分析第101页
            6.2.1.2 热虹吸管内界面切应力计算第101-102页
        6.2.2 热虹吸管冷凝段滴膜共存冷凝传热模型第102-103页
    6.3 钛-水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开发第103-108页
        6.3.1 钛-水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技术开发第104-106页
            6.3.1.1 工作液的选择第104-105页
            6.3.1.2 充液量的确定及传热极限验算第105-106页
        6.3.2 钛-水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制备第106-108页
    6.4 热虹吸管传热实验装置与方案设计第108-113页
        6.4.1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108-110页
        6.4.2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方法第110-113页
    6.5 钛-水热虹吸管传热性能实验结果分析第113-117页
        6.5.1 不同热流密度下热虹吸管轴向温度分布第113-115页
        6.5.2 蒸发段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变化第115-116页
        6.5.3 冷凝段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变化第116-117页
    6.6 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和经验公式对比分析第117-122页
        6.6.1 蒸发段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第118页
        6.6.2 冷凝段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第118-119页
        6.6.3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第119-122页
            6.6.3.1 蒸发段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值对比分析第119-120页
            6.6.3.2 冷凝段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值对比分析第120-122页
    6.7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3-126页
    7.1 结论第123-124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24页
    7.3 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获得奖励及参加项目第136-137页
    发表论文第136页
    发明专利第136-137页
    获奖情况第137页
    参与项目第13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73216,这篇论文共13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1.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