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喷增压发动机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论文 DOE优化论文
论文详情
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具有高升功率,低排放、低油耗等优点,成为了当今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方案之一。为了在最小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整车对发动机提出的性能目标,本文研究了发动机性能仿真理论、通过对标竞品车型确定发动机性能目标的方法、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因素、基于多目标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初始技术方案、基于初始技术方案的直喷增压发动机待优化内容(包括发动机排量、气门升程型线、可选的压缩比、涡轮机选型、进气门尺寸、进气歧管管径以及稳压腔容积)、直喷增压发动机性能模型参数定义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研究为直喷增压发动机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前提条件。本文使用了“DOE优化联合试验验证”的方法。基于里卡多的DOE优化算法和步骤(排量优化——优化全负荷——优化部分负荷),重点分析了待优化内容对增压直喷发动机的性能影响。通过分析,预测了实现性能目标的待优化内容的最优变量组合(1.5L、主选凸轮、45K84涡轮机、压缩比10、进气门尺寸ISD23.5mm、进气歧管管径24mm和稳压腔容积1.27L)。最后,对分析和优化后推荐的硬件组合方案进行性能验证,试验表明:1.5L增压直喷发动机全负荷可以实现1700-4200r/min的260Nm和5500r/min的135kW动力性目标,并且全负荷可实现<260g/k Wh的比油耗目标;在部分负荷可实现2000r/min 23.9Nm时377g/kWh以及2500r/min 179Nm时最小比油耗238g/kWh。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DOE优化联合试验验证”的方法,不但在一个设计试验循环内实现了性能目标,而且有效地减少了设计和试验成本。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增压直喷发动机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等第11-15页
        1.3.1 研究目标第11-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页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4 研究结论第14-15页
2 发动机性能仿真理论第15-25页
    2.1 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第15-18页
        2.1.1 缸内热力学过程模型第15-17页
        2.1.2 燃烧模型第17-18页
        2.1.3 传热模型第18页
        2.1.4 发动机机械损失模型第18页
    2.2 管路和腔体模型第18-20页
        2.2.1 管路和腔体中流体流动模型第18-19页
        2.2.2 壁面摩擦模型第19-20页
    2.3 空滤器模型第20页
    2.4 中冷器模型第20-21页
    2.5 涡轮增压器的数学模型第21-23页
        2.5.1 涡轮增压器稳定运行的准则第21-22页
        2.5.2 压气机特性参数的计算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5页
3 待优化内容的确定和性能模型参数定义第25-39页
    3.1 待优化内容的确定第25-32页
        3.1.1 发动机性能目标的提出第25-27页
            3.1.1.1 发动机动力性目标第25-26页
            3.1.1.2 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目标第26-27页
        3.1.2 影响发动机性能的相关因素第27页
        3.1.3 基于多目标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初始技术方案第27-31页
            3.1.3.1 学科分析第28-29页
            3.1.3.2 多学科设计过程组织及其优化算法第29-31页
        3.1.4 基于初始技术方案的待优化内容第31-32页
    3.2 性能模型参数定义第32-37页
        3.2.1 排量、缸径、曲柄半径、连杆长、进排气门直径第32-33页
        3.2.2 气道流量系数和气门升程型线第33-35页
        3.2.3 压缩比、点火顺序、燃烧参数第35-36页
        3.2.4 换热参数第36页
        3.2.5 摩擦参数第36-37页
        3.2.6 边界条件第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分析与优化第39-59页
    4.1 基于动力性目标对不同排量的性能分析第39-42页
    4.2 增压直喷发动机全负荷性能分析与优化第42-55页
        4.2.1 气门升程型线优化第42-50页
            4.2.1.1 基于DOE优化算法的变量控制第42页
            4.2.1.2 基于简化DOE优化算法的分析与评价第42-45页
            4.2.1.3 两组型线方案的性能第45-46页
            4.2.1.4 两组型线方案的空气、燃油质量流量和歧管容积效率第46页
            4.2.1.5 两组型线方案的燃烧特征第46-47页
            4.2.1.6 两组型线方案的气门正时和残余废气第47-48页
            4.2.1.7 两组型线方案的压缩机进气口和排气口条件第48-49页
            4.2.1.8 两组型线方案的涡轮机入口温度和压力第49-50页
            4.2.1.9 两组型线方案的压缩机转速和废气门开度第50页
        4.2.2 两种压缩比对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0-52页
        4.2.3 可选涡轮机选型对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2-53页
        4.2.4 进气门尺寸对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3-54页
        4.2.5 进气歧管管径以及稳压腔容积对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4-55页
    4.3 部分负荷性能分析第55-57页
        4.3.1 基于比油耗目标的VVT设变第55页
        4.3.2 2000r/min 23.9Nm的VVT与比油耗关系分析第55-56页
        4.3.3 2500r/min 179Nm的VVT与比油耗关系分析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性能试验验证第59-63页
    5.1 性能验证的方法、原则以及设计验证计划第59-60页
        5.1.1 性能验证方法第59页
        5.1.2 性能验证原则第59页
        5.1.3 性能试验的验证计划第59-60页
    5.2 性能试验第60-61页
        5.2.1 试验条件第60页
        5.2.2 试验记录第60-61页
    5.3 试验结论第61-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4143616,这篇论文共6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0.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