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的相关性研究--兼论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行性

国债收益率曲线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论文 主成分论文 宏观-金融模型论文 脉冲响应函数论文
论文详情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在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社会中作用逐步彰显。在国债市场上,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反映出市场资金的短期供求状况和长期资金的风险溢价变动,就宏观经济层面而言,作用于短期利率的货币政策对长期经济目标产生影响需要依赖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短期利率传导机制来实现,这一传导机制既是用来解释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的传统理论,又是在货币政策操作变量和最终目标之间进行传导的中间过程,因此国债收益率曲线能够成为连接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中介指标。本文在探讨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兼论了把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来观测的可行性问题,在文中的部分章节我们也提出这两个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等同的观点,本文的可行性是指通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指标关系的讨论来验证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三性”(可测性、相关性和可控性)特征,并且说明了国债收益率曲线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基于对利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论的认同,而作为利率的替代指标补充出现的。为了论证上述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结合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把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经济增长和通货目标,以及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等操作指标,包含在讨论的范围以内,对这些变量和国债收益率曲线之问的理论联系进行论述,认为货币政策变动导致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动,但货币政策是通过国债收益率曲线向最终目标传导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往往能反映出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然后,本文使用2006年10月到2009年12月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和经济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用提取主成分的方法把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形式概括成三个主要的潜在因素,即水平因素、斜率因素和曲率因素,再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判断在各变量序列和潜在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并使用分布滞后模型对存在因果联系的各序列做静态分析,得到各潜在因素引起或者受到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最后通过建立包含潜在因素和宏观指标的宏观-金融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图对各变量间的影响情况做动态分析,得到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变量、货币政策最终日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间的变动关系。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 写作思路与框架第12-14页
第2章 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相关性的理论分析第14-28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第14-21页
        2.2.1 国债收益率曲线和经济增长第15-18页
        2.2.2 国债收益率曲线和通货膨胀第18-20页
        2.2.3 国债收益率曲线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变量第20-21页
    2.3 货币政策与国债收益率曲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第21-24页
        2.3.1 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机制第21-23页
        2.3.2 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影响的事件研究分析第23-24页
    2.4 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理论讨论第24-26页
        2.4.1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理论论战第24-26页
        2.4.2 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第26页
    2.5 本章小节第26-28页
第3章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第28-48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的主成分分析第28-33页
        3.2.1 研究背景第28-29页
        3.2.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3.2.3 数据来源第30-31页
        3.2.4 实证结果第31-33页
        3.2.5 结论第33页
    3.3 国债收益率曲线各潜在因素和经济指标的实证研究第33-42页
        3.3.1 研究背景第33-34页
        3.3.2 研究方法第34-36页
        3.3.3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第36-37页
        3.3.4 实证结果第37-41页
        3.3.5 结论第41-42页
    3.4 国债收益率曲线和宏观经济指标、货币政策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分析第42-46页
        3.4.1 研究背景第42页
        3.4.2 研究方法第42-43页
        3.4.3 实证结果第43-46页
        3.4.4 结论第46页
    3.5 本章结论第46-48页
第4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48-52页
    4.1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第48-50页
    4.2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50页
    4.3 研究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6-5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043716,这篇论文共5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7.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