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沙化草地不同生态恢复年限植被和土壤有机碳、氮变化研究

川西北论文 沙化草地论文 生态恢复论文 植被论文 有机碳论文
论文详情
目前,草地沙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沙化草地恢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壤有机碳、土壤氮素是反应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土壤健康质量的重要因子。研究沙化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氮素和酶活性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沙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土壤生态环境效应,对于生态恢复效果评价及措施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时空替代法,以未恢复沙化草地和围栏种植红柳生态恢复年限分别为2、4、6和8年的沙化草地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沙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并采用分层采样方法,结合室内分析化验,研究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氮素、酶活性及其组分含量和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沙化草地生态恢复时间的延长,灌木和草本植物高度、盖度、密度、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态恢复8年后,草本植物盖度和密度分别为87%和684 ind/m~2,草本植物丰富度指数为2.642,均极显著高于未恢复沙化草地(p<0.01)。草本植物平均高度为23 cm、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147,显著高于未恢复沙化草地(p<0.05), Pielous均匀度指数为1.123,和未恢复沙化草地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生态恢复2年、4年、6年和8年后灌木地上生物量分别为46.75 kg/100 m~2、77.69 kg/100 m~2、117.31 kg/100 m~2、171.48 kg/100 m~2,表现为显著差异水平(p<0.05)。生态恢复8年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为156.2 g/m~2,和未恢复沙化草地相比增加了267.5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表现为显著差异水平(p<0.05)。(2)生态恢复过程中沙化草地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Soil Organic C, SOC)、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 D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ation C,ROC)、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 MB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0-20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不同生态恢复年限土壤SOC、DOC、ROC、MBC含量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生态恢复8年后沙化草地土壤SOC、DOC、ROC、MBC含量分别为6.14 g/kg、55.43 mg/kg、0.86 g/kg、128.94 mg/kg,均极显著高于未恢复沙化草地(p<0.01);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SOC、DOC、ROC、MBC含量也呈现出逐步增加的特征,但其增加幅度及差异显著性均不及0-20 cm土层。(3)生态恢复期间土壤全氮(Tota1N, TN)、碱解氮(Available N, AN)、硝态氮(Nitrate N, NO3--N)、铵态氮(Ammonium N, NH4+-N)、微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 MBN)含量增加,生态恢复8年沙化草地和未恢复沙化草地相比土壤TN、AN、NO3--N、NH4+-N、MBN含量分别增加100.00%、50.73%、444.19%、302.70%、654.02%。从土层剖面来看,0-20 cm土层增加幅度较大,土壤TN、AN、NO3--N、MBN含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NH4+-N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TN、AN、NO3--N、MBN含量也呈现出逐步增加的特征,但其增加幅度及差异显著性均不及0-20 cm土层。(4)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均随着生态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蔗糖酶增幅高于脲酶和蛋白酶。不同土层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差异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水平。(5)植被群落盖度与土壤SOC、DOC、ROC、MBC、TN、AN、NH4+-N、 NO3-N、 MBN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剖面上,植被群落盖度对土壤SOC、N素含量影响不同,其中,0-20 cm土层,土壤SOC、N素对植被群落盖度的响应更为明显。土壤SOC和N素表现为极显著(p<0.01)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SOC、N素与土壤酶活性也表现为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3-16页
        1.2.1 沙化草地研究概述第13页
        1.2.2 沙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概述第13-16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2.1.1 地理概况第19页
        2.1.2 气候概况第19页
        2.1.3 土壤和植被概况第19-20页
    2.2 样地设置和样品采集第20-21页
    2.3 土壤样品分析化验第21页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21-23页
3 不同生态恢复年限沙化草地植被特征第23-28页
    3.1 地表植被高度、盖度变化特征第23页
    3.2 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第23-25页
    3.3 地上生物量第25页
        3.3.1 灌木地上生物量第25页
        3.3.2 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第25页
    3.4 讨论第25-26页
    3.5 小结第26-28页
4 不同生态恢复年限沙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第28-34页
    4.1 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特征第28-29页
    4.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变化特征第29-30页
    4.3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特征第30-31页
    4.4 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第31-32页
    4.5 讨论第32-33页
    4.6 小结第33-34页
5 不同生态恢复年限沙化草地土壤氮素变化特征第34-41页
    5.1 土壤全氮变化特征第34-35页
    5.2 土壤碱解氮变化特征第35-36页
    5.3 土壤硝态氮变化特征第36-37页
    5.4 土壤铵态氮变化特征第37-38页
    5.5 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特征第38-39页
    5.6 讨论第39-40页
    5.7 小结第40-41页
6 不同生态恢复年限沙化草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第41-45页
    6.1 脲酶活性变化特征第41页
    6.2 蔗糖酶活性变化特征第41-42页
    6.3 蛋白酶活性变化特征第42-43页
    6.4 讨论第43-44页
    6.5 小结第44-45页
7 相关分析第45-49页
    7.1 土壤有机碳与地表植被群落相关分析第45-46页
    7.2 土壤氮素与地表植被群落盖度相关分析第46-48页
    7.3 土壤有机碳、氮素与土壤酶活性相关分析第48页
    7.4 小结第48-49页
8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8.1 结论第49页
    8.2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60页
致谢第60-61页
科研论文成果第6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990615,这篇论文共6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8.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0.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