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褐藻酸裂解酶分泌菌株的多样性分析和褐藻酸裂解酶的成熟与催化机制研究

褐藻酸裂解酶论文 海洋细菌论文 底物特异性机制论文 催化机制论文
论文详情
褐藻酸主要是由褐藻或者特定种属的细菌产生的一类多糖。它们都是由p-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ate, M)与其差向异构体α-L-古罗糖醛酸(a-L-guluronate, G)两种残基通过1,4糖苷键相连而成的非支链共聚物,两种残基可以均聚,形成.M片段(polyM)或者G片段(polyG),或者交替排列形成MG片段(polyMG)。褐藻酸的降解都是依靠裂解酶类通过β-消除反应进行,而没有水解酶类参与。褐藻酸裂解酶能够降解某些致肺纤维囊肿疾病(cystic fibrosis, CF)细菌形成的褐藻酸多糖膜,因此可作为辅助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措施。最近,褐藻酸裂解酶也被用于从海藻制备生物乙醇的研究过程中。因此,褐藻酸裂解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CAZY数据库(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 Database)中,褐藻酸裂解酶分布于裂解酶(Polysaccharide Lyase, PL)5\6、7、14、15、17、18家族中。褐藻酸裂解酶通过p-消除反应打开糖苷键,在C4和C5之间形成不饱和的双键。褐藻酸裂解酶已经从多种类型的物种中分离到,例如海藻、海洋软体动物、细菌、真菌甚至病毒等。北极地区是地球上的极端环境之一,生活在北极的生物形成了适应极端环境的独特机制,因此北极地区是开发利用新型生物资源的宝库。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从附着在海带上的微生物中分离筛选褐藻酸裂解酶的研究报道,但是还没有对北极褐藻酸裂解酶产生菌株的研究。本论文以北极海带样品为研究材料,进行了产生褐藻酸裂解酶菌株的筛选和多样性分析,为进一步筛选新型适冷褐藻酸裂解酶奠定了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褐藻酸裂解酶被解析了蛋白质结构,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不断被阐明。PL18家族是裂解酶家族中比较新的一个家族,对该家族的研究还较少,还基本没有关于该家族褐藻酸裂解酶的底物识别机制、催化机制以及成熟机制的报道。Pseudoalteromonas sp. SM0524是我们从烟台近海分离到的一株高产褐藻酸裂解酶的菌株,该菌所产的PL18家族褐藻酸裂解酶aly SJ02是一种高效的双功能酶。该菌还分泌另一种PL7家族褐藻酸裂解酶aly SJO1。本论文对PL7家族酶aly SJO1的酶学性质和底物降解特异性机制、PL18家族酶aly SJ02的成熟机制、底物识别和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1)北极海带样品产褐藻酸裂解酶菌株的筛选和多样性分析从取自北极地区的6个海带样品上,通过富集培养和涂布筛选平板,共挑取了74株菌进行划线纯培养,然后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基础上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是65株不同的菌,Psychrobacter、Psychromonas和Polaribacter是其中的优势属,占筛选到可培养菌株的75%以上。进一步从中筛选到了21株可以分泌褐藻酸裂解酶的菌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21株产酶菌株分布在5个属中,分别为Psychrobacter、Winogradskyella、 Psedoalteromonas、Psychromonas和Polaribacter。我们首次发现来源于Psychrobacter、Winogradskyella、Psychromonas和Polaribacter属的细菌能分泌褐藻酸裂解酶。这些菌最适生长以及分泌褐藻酸裂解酶的温度大部分低于25℃,在低温环境下可以生长良好,表现出了明显的适冷特性。其中某些菌株的最大产酶能力超过了200U/mL。因此,北极的海带样品是筛选产适冷的褐藻酸裂解酶菌株的良好原材料。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新型适冷褐藻酸裂解酶奠定了基础。(2)PL7家族褐藻酸裂解酶aly SJO1的酶学性质和底物特异性机制研究aly SJO1是Psedoalteromonas sp. SM0524编码的一个褐藻酸裂解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酶属于PL7家族,与已经研究过的来自Vibrio sp. QY101的AlyVGI相似性最高,仅有41%的序列相似性,表明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新颖性。利用Escherichia coli异源表达系统,克隆表达了aly SJO1。对aly SJO1的性质分析表明,aly SJO1的最适酶活温度为30℃;并且该酶对热敏感,超过30℃的温度条件活性丧失很快,45℃条件下15min基本完全失活;该酶的Tm(Melting temperature)值仅为37℃,对SDS等变性剂的耐受能力很差,这表明aly SJ01的结构柔性较强,稳定性较差。因此,以上结果表明aly SJO1是一种适冷酶。aly SJO1的最适pH为8.5;可以被NaCl激活,在0.6M(3.5%)的NaCl条件下酶活可以提高6倍,并具有很好的耐盐能力。这些性质表明,作为一个海洋来源的酶,aly SJO1已经很好地适应了海水碱性、高盐、低温的环境。对酶解产物的分析表明,aly SJO1酶解产物主要为二聚体和三聚体,也有少量的四聚体以及更高聚合度的产物。另外酶解产物中也有少量的单体存在,aly SJO1是否具有外切酶活性尚需进一步验证。对aly SJO1的底物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对PM片段的酶活非常高,但是对PG片段基本没有降解活性,表现出了非常好的PM降解特异性。在已经研究报道的褐藻酸裂解酶中,AlyVGI与aly SJO1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但是底物特异性却不同。我们对这两者进行序列比对,发现这两个酶都有PL7家族典型的保守区,但是覆盖在催化腔的lid-loop上的差异非常大。另外,在催化腔附近也有一些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我们据此设计了突变。分别测定了aly SJO1突变体对PM和PG片段降解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PL7家族褐藻酸裂解酶aly SJO1底物降解特异性与催化腔中的保守的关键氨基酸关系不大,与降解偏好性有关的氨基酸多分布在催化腔周围以及lid-loop上,而这些氨基酸在该家族序列上不是很保守。因此,催化腔周围以及lid-loop上这些不保守氨基酸赋予了该家族酶多样的底物偏好性。(3) alySJ02的成熟机制及其N端结构域功能的研究序列分析表明,aly SJ02的全基因包含四个部分:信号肽(Met1-Ala31)、N端结构域(ND)(Ala32-Gly155)、linker (Ser156-Ser173)和催化结构域(CD)(Thr174-Asn400)。PL18家族的ND在酶的成熟过程中被切除,成熟酶仅含有CD。我们在Escherichia coli中单独表达aly SJ02的ND和linker共含有142个氨基酸的蛋白,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结构域蛋白具有多糖吸附功能。但是在酶原中,该结构域的存在并没有增加酶对底物的亲和力,不能发挥底物吸附功能。另外,在Escherichia coli中单独表达的催化结构域虽然也有催化活力,但是与成熟酶相比,其催化活性要低20%左右。利用两个载体在Escherichia coli中共表达ND和CD,结果表明这两个结构域蛋白能够通过相互作用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物。但是,如果在不同的Escherichia coli细胞中分别表达ND和CD,将折叠好的两者蛋白混合,他们不再有相互作用,不能形成一个复合物。这在天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成熟过程中酶的linker位置被切断以后两者能顺利分离,使aly SJ02的CD能形成成熟酶的形式。因此,生化证据证明了ND可以促进CD的折叠成熟。为了进一步分析ND促进CD折叠成熟的分子机制,我们对异源表达的CD蛋白和带有ND的前体进行了结晶。PDB数据库中来于Psedoalteromonas sp.272的褐藻酸裂解酶(PDB.1J1T)与aly SJ02成熟酶序列只有一个氨基酸残基差异,我们以其为模型,分别同源模建了aly SJ02成熟酶的结构、解析了单独表达的CD和带有ND的前体中的CD的结构。通过结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带有ND的前体中的CD的结构中关键氨基酸的构象与成熟酶是完全一样的,而在没有ND条件下,CD的折叠是不规范的。不对称单位的两个分子中,一个分子的构象与成熟酶基本一致,而另一个分子的很多保守氨基酸的空间构象与成熟酶差别非常大。因此,生化证据和结构分析都表明,在aly SJ02的成熟过程中,ND可以促进催化结构域的正确折叠,特别是保证催化活性中心关键氨基酸的正确构象。这些实验结果表明,N端结构域在PL18家族褐藻酸裂解酶的成熟过程中可能起着分子内伴侣的功能。(4)PL18家族褐藻酸裂解酶aly S J02的底物识别和催化机制研究aly SJ02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两层反向平行的p折叠片层卷曲围绕而成,与已经提交PDB数据库的PL7和PL18家族的褐藻酸裂解酶的结构非常类似。结构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表明,aly SJ02蛋白中含有一个钙离子,钙离子虽然远离催化活性中心,但用EDTA螯合出酶中的钙离子会导致aly SJ02的催化活性降低50%左右,因此钙离子虽然不参与到催化反应过程中,但是可以稳定酶结构,保持酶的高催化活性。在褐藻酸裂解酶催化腔上方普遍存在一种由2个loop组成的类似盖子的结构,这些loop称为lid-loop。我们对aly SJ02的lid-loop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aly SJ02的2个lid-loop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大约3A增大到11A左右,表现出了明显的开与合两种状态。通过双突变N216C/T263C在2个lid-loop间形成二硫键,会导致其柔性丧失,结果也使酶的活性完全丧失;加入还原剂DTT破坏二硫键使lid-loop的柔性逐步恢复,酶的催化活性也会逐步部分恢复。因此,lid-loop对aly SJ02识别结合底物非常重要。为了分析aly SJ02对底物的识别和催化机制,我们建立了aly SJ02与一个4聚甘露糖醛酸寡糖的复合物的Docking模型。通过对aly SJ02与底物的Docking模型的分析,确定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其中,糖醛酸残基A-1被氨基酸残基Gln355和Lys364识别。在位点S+1,Gln257和His259识别结合糖残基A+1的羧基,Thr263识别结合02, Asn216识别结合03, Thr353识别结合04。糖残基A+2的羧基被Arg219和Lys349识别结合,03和04被His259识别结合。在位点S+3,羧基被Lys223和Thr347识别。对这些位点进行了突变验证,S+1和S+2位负责识别羧基的氨基酸非常保守,突变会导致酶完全失活,与糖残基的羟基作用的氨基酸突变后,会保留部分催化活性;S-1和S+3位参与了底物的识别结合过程的氨基酸用Ala置换突变后,酶的活性丧失,但是置换为性质接近的氨基酸时,可以保留酶的部分催化活力。有活性突变体的Km值增大,表明突变使酶与底物的亲和力降低。因此,aly SJ02的底物识别结合位点主要是在S+1和S+2,这些位点的氨基酸主要是识别结合多糖的羧基,而与糖环上的羟基氧原子作用的氨基酸的保守性较差。S-1和S+3位点的氨基酸对底物识别也非常重要,但是比S+1和S+2位点的重要性稍弱。aly SJ02对底物的识别机制决定了对底物进行充分酶解后的产物应该是以二聚体和三聚体为主,与之前的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根据结构和突变分析结果,我们分析了aly SJ02催化褐藻酸裂解的反应机制。保守氨基酸Arg219, Lys223, Gln257, His259和Lys349可以识别结合底物,特别是结合稳定底物的羧基基团:在反应过程中,这些氨基酸形成的正电势的催化中心对碳负离子的稳定也非常有利。氨基酸Tyr353与A+1的C5的距离为3.1A,与04的距离是3.3A,该氨基酸突变会导致酶完全失活,其他氨基酸离C5和04的距离都较远(>4A),因此推测Tyr353既可以作为催化碱又作为催化酸。因此,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aly SJ02的催化过程和机制:首先,在lid-loop开放状态下,酶与底物结合;Tyr353从A+1的C5位上获取质子,该位置形成碳负离子,保守氨基酸形成的正电势催化腔对其稳定十分有利;然后Tyr353又作为质子供体,将质子转移给04,导致糖苷键断裂,同时在C4与C5之间形成不饱和的双键。这是首次解析PL18家族褐藻酸裂解酶的成熟机制和底物识别与催化机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家族褐藻酸裂解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目录第4-8页
摘要第8-13页
Abstract第13-19页
缩略词表第20-22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第22-50页
    1.1 研究背景第22-46页
        1.1.1 褐藻酸第22-29页
            1.1.1.1 褐藻酸的来源与结构第22-24页
            1.1.1.2 褐藻酸的性质第24-26页
            1.1.1.3 褐藻寡糖的生物活性第26-27页
            1.1.1.4 褐藻酸的应用第27-29页
        1.1.2 褐藻酸裂解酶第29-46页
            1.1.2.1 褐藻酸裂解酶的分类第30-35页
            1.1.2.2 褐藻酸裂解酶的来源第35-37页
            1.1.2.3 褐藻酸裂解酶的基因工程研究研究进展第37页
            1.1.2.4 褐藻酸裂解酶的结构分析第37-42页
            1.1.2.5 褐藻酸裂解酶的与底物的结合识别机制第42-43页
            1.1.2.6 褐藻酸裂解酶的催化机制第43-44页
            1.1.2.7 褐藻酸裂解酶的应用第44-46页
    1.2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46-50页
        1.2.1 立题依据第46-47页
        1.2.2 研究内容第47-50页
第二章 北极海带样品褐藻酸裂解酶产生菌株的筛选与多样性分析第50-66页
    2.1 引言第50-51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51-56页
        2.2.1 环境样品及菌株与质粒第51页
        2.2.2 主要生化试剂、分子试剂和试剂盒第51页
        2.2.3 主要仪器设备第51-52页
        2.2.4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第52页
        2.2.5 培养基配制第52-53页
        2.2.6 海带样品的采集第53页
        2.2.7 菌株的筛选第53页
        2.2.8 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第53-54页
        2.2.9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第54页
        2.2.10 褐藻酸裂解酶酶活测定方法第54-55页
        2.2.11 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适产酶温度以及其所产酶最适作用温度的测定第55-56页
        2.2.12 菌株的最大产酶能力第5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56-63页
        2.3.1 采样地点信息以及可培养菌株筛选结果第56-57页
        2.3.2 北极海带附着可培养菌株的多样性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第57-58页
            2.3.2.1 16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测序第57-58页
            2.3.2.2 北极海带附着可培养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第58页
        2.3.3 北极海带附着可培养产褐藻酸裂解酶菌株的多样性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第58-60页
            2.3.3.1 可培养产胞外褐藻酸裂解酶菌株多样性分析第58-60页
            2.3.3.2 可培养产胞外褐藻酸裂解酶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第60页
        2.3.4 菌株的产酶条件和产酶能力分析第60-63页
    2.4 讨论第63-66页
第三章 PL7家族褐藻酸裂解酶ALY SJ01的酶学性质和底物特异性机制研究第66-94页
    3.1 引言第6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6-76页
        3.2.1 菌株与质粒第66-67页
        3.2.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67-68页
        3.2.3 主要仪器设备第68页
        3.2.4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第68页
        3.2.5 培养基配制第68页
        3.2.6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8-69页
        3.2.7 E.coli BL21(DE3)异源表达aly SJ01基因第69-70页
        3.2.8 重组酶的诱导表达与纯化第70-71页
        3.2.9 aly SJ01重组酶性质研究第71-72页
        3.2.10 aly SJ01酶解产物分析第72-73页
        3.2.11 突变体的构建第73-75页
        3.2.12 突变体的表达和纯化第75-7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6-92页
        3.3.1 序列比对分析第76-78页
        3.3.2 aly SJ01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8页
        3.3.3 aly SJ01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78-80页
        3.3.4 aly SJ01蛋白的酶学性质第80-86页
            3.3.4.1 酶催化的最适温度和pH第80-81页
            3.3.4.2 aly SJ01的热稳定性第81-82页
            3.3.4.3 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82-83页
            3.3.4.4 NaCl对aly SJ01活性的影响第83-84页
            3.3.4.5 aly SJ01的催化动力学参数第84-85页
            3.3.4.6 aly SJ01底物特异性分析第85页
            3.3.4.7 酶解产物的TLC分析第85-86页
        3.3.5 aly SJ01降解底物特异性的机制研究第86-92页
            3.3.5.1 序列比对分析和突变位点设计第86-88页
            3.3.5.2 突变体的表达和纯化第88页
            3.3.5.3 突变体对不同底物降解活性的测定第88-92页
    3.4 讨论第92-94页
第四章 ALY SJ02的成熟机制及其N端结构域功能的研究第94-118页
    4.1 引言第9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94-102页
        4.2.1 菌株和质粒第94-95页
        4.2.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95页
        4.2.3 主要仪器设备第95-96页
        4.2.4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第96页
        4.2.5 培养基的配制第96页
        4.2.6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6-97页
        4.2.7 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97-99页
        4.2.8 N端结构域多糖吸附试验第99-100页
        4.2.9 N端结构域与催化结构域的共表达试验第100-101页
        4.2.11 aly SJ02的酶活测定第101页
        4.2.12 蛋白晶体的培养及优化第101页
        4.2.13 晶体衍射数据收集第101-102页
        4.2.14 衍射数据的处理第102页
        4.2.15 aly SJ02成熟酶的同源模建第10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102-116页
        4.3.1 aly SJ02序列分析和比对第102-105页
        4.3.2 aly SJ02 N端结构域的吸附功能分析第105-107页
        4.3.3 N端结构域蛋白在aly SJ02折叠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第107-109页
        4.3.4 蛋白结晶及数据收集第109-110页
        4.3.5 aly SJ02的蛋白结构解析及修正第110页
        4.3.6 aly SJ02的结构模型质量分析第110-112页
        4.3.7 aly SJ02 precursor和CD的整体结构模型第112-114页
        4.3.8 比较不同来源的aly SJ02催化结构域结构差异第114-116页
    4.4 讨论第116-118页
第五章 PL18家族褐藻酸裂解酶ALY SJ02的底物识别和催化机制研究第118-136页
    5.1 引言第118-11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19-122页
        5.2.1 菌株和质粒第119页
        5.2.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119页
        5.2.3 主要仪器设备第119页
        5.2.4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第119页
        5.2.5 培养基的配制第119页
        5.2.6 aly SJ02晶体Lid-loop分子动力学模拟第119-120页
        5.2.7 Aly SJ02晶体与褐藻酸4聚寡糖共模拟第120页
        5.2.8 Aly SJ02突变体的构建第120-122页
        5.2.9 突变体的纯化与生化性质研究第12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122-133页
        5.3.1 aly SJ02分子中的钙离子的功能分析第122-123页
        5.3.2 盖子结构在催化过程中的作用第123-125页
        5.3.3 底物与酶的docking模型及aly SJ02的底物识别机制第125-127页
        5.3.4 突变验证和分析关键氨基酸在底物识别和催化中的作用第127-129页
        5.3.5 催化机制第129-131页
        5.3.6 褐藻酸裂解海的结构对比以及进化分析第131-133页
    5.4 讨论第133-136页
全文总结和课题展望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奖情况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附录第149-16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6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742915,这篇论文共16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