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教学对高职学生习得英语拒绝语的影响

中介语语用学论文 语用能力论文 显性教学论文 拒绝论文
论文详情
过去三十年间中介语语用学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的研究兴趣。中介语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言语行为。“拒绝”是日常会话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即对请求、邀请、提议和建议说“不”。拒绝言语行为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因为其本质上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对非本族语者而言,拒绝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言语行为。学习者由于二语能力有限以及社会文化知识缺乏,极易发生语用失误。因此,在外语学习环境中,有必要通过教授拒绝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本研究采用了戴炜栋、杨仙菊(2005)提出的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显性课堂教学模式,教授大一新生如何使用英语礼貌地拒绝对方,调查显性语用教学对中国学生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基于Schmidt注意假说,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语用教学后是否能够说出语用上礼貌得体的英语拒绝语?问题2:显性教学的效果是否优于隐性教学?问题3:学生在显性语用教学前后使用的英语拒绝策略有哪些不同?本研究使用准实验法,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某职业学院的两个自然班的大一新生参加了本次实验。201O年11月间,这两组受试分别接受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语用教学,一组为显性语用教学,另一组为隐性语用教学。教学的内容分别是四种拒绝类型,即拒绝邀请,拒绝提议,拒绝请求和拒绝建议。实验采用前测、后测的设计,实验的数据收集工具为“书面语篇补全测试”,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显性组和隐性组在经过语用教学后,英语拒绝语的表达都有了显著进步。(2)显性组的表现优于隐性组。(3)显性组在教学后的拒绝语表达有了很大改进,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他们能使用更多的作为教学目标的拒绝策略,拒绝语的内容也有了较大改进;其次,后测中显性组还使用了一些非教学目标的拒绝策略;此外,显性组接受教学后,所使用的直接拒绝语(尤其是“不”)数量明显减少;最后,显性组学生在拒绝别人时会考虑对方的社会身份,这证明了显性语用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语用能力。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显性语用教学提高了学生表达拒绝的语用能力。文章最后提出了对英语教学及未来研究的一些启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Contents第8-10页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第10-11页
List of Abbreviations第11-12页
Chapter One:Introduction第12-15页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第12-13页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第13-14页
    1.3 Layout of the Thesis第14-15页
Chapter Two:Literature Review第15-27页
    2.1 Some Related Concepts in Pragmatics第15-16页
        2.1.1 Speech Act Theory第15页
        2.1.2 Politeness Theory第15-16页
    2.2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第16-18页
        2.2.1 Pragmatic Competence第16-18页
        2.2.2 Pragmatic Transfer第18页
    2.3 Investigated Speech Act:Refusal第18-22页
        2.3.1 Refusals across Cultures第19-20页
        2.3.2 Non-native Speaker Refusals in English第20-22页
    2.4 Teaching Pragmatics第22-27页
        2.4.1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struction第22-23页
        2.4.2 A Review of Interventional Studies第23-24页
        2.4.3 Interventional Studies on English Refusals第24-27页
Chapter Three: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PragmaticInstruction第27-30页
    3.1 Noticing Hypothesis第27-28页
    3.2 A Model of Explicit Instruction of L2 Pragmatics in Classrooms第28-30页
Chapter Four:Methodology第30-37页
    4.1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is第30页
    4.2 Research Design第30-34页
        4.2.1 Participants第30-31页
        4.2.2 Instrument第31-32页
        4.2.3 Data Collection(pretest/posttest)第32页
        4.2.4 Data Analysis第32-34页
    4.3 Instructional Targets第34-35页
    4.4 Procedures第35-37页
Chapter Five:Results and Discussion第37-49页
    5.1 Data Analysis for Research Question 1第37-38页
    5.2 Data Analysis for Research Question 2第38-40页
    5.3 Data Analysis for Research Question 3第40-49页
Chapter Six:Conclusion第49-52页
    6.1 Major Findings第49-50页
    6.2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第50页
    6.3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第50-51页
    6.4 Limitations第51页
    6.5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第51-52页
Acknowledgements第52-53页
References第53-57页
Appendices第57-66页
    Appendix Ⅰ: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第57-59页
    Appendix Ⅱ:Classification of Refusals第59页
    Appendix Ⅲ:Teaching Materials第59-6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610114,这篇论文共6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3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