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介观晶体结构及形成机理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介观晶体论文 自组装论文 透射电子显微学论文 晶体生长论文 缺陷论文
论文详情
晶体是具有平移操作对称性,由结构的构成单元在三维空间无限排列而构成的一类特殊的固态物质。晶体有着非常特殊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貌,从而具有很多特殊性能,因此研究晶体的内部微观结构及合成具有不同性能的晶体材料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介观晶体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主要代表为介孔晶体和一些生物矿化材料。介观晶体在各领域已经表现出有价值的潜在应用。介观晶体自身又是一类非常特殊的晶体,其内部的原子尺度排列是无定形的,但在介观尺度上,模版分子(簇)或内部的孔洞有着高度有序的排列。这些介观晶体在常规的XRD或SAXS分析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很多结构和机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表征和研究。因此需要通过电子显微学对不同的新型介观晶体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机理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学,可以同时得到倒易空间和正空间的信息,因此通过电子晶体学方法可以方便得到介观晶体的结构特征。此外,在共生、缺陷的研究上面,电子显微学的方法相比X射线衍射有着明显优势。在第二章中,利用氨基酸头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共结构导向剂,通过添加非离子共表面活性剂Brij?56,合成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有机/无机界面曲率的介孔晶体。由于高温下Brij?56的疏水性,Brij?56分子可以与C18GluA的疏水端相容而增加胶束疏水部分的体积,降低有机/无机界面曲率,生成g值较大的介观结构。因此,即随着加入Brij?56量增高,介观相从高有机/无机界面曲率的结构转变为低有机/无机界面曲率的结构。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合成的结果,得到介观结构的顺序为:笼状→二维柱状C→二维柱状C与双连续Diamond D共生→二维柱状C与双连续Gyroid G共生→双连续Diamond D→双连续Gyroid G→层状L。在此,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含有两种双连续立方结构的相图,从而对其相变顺序进行了完整研究,并且通过电子晶体学的方法根据实验所得出的平均曲率和高斯曲率值计算得出D和G的真实<g>值,从而在同体系中通过实验结果区分了这两种最小表面的双连续立方结构。此外,还通过HRTEM研究确认了C与G的取向共生关系。通过HRTEM直接观察到了他们的“肩并肩”生长,即被广泛报道的C {10} ? G {211}转变,并且第一次观察到了通过缺陷连接的C {10} ? G {220}转变。在第三章中,通过使用谷氨酸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共结构导向剂的合成方法,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56作为共结构导向剂,发现了一种具有罕见多面体内部形貌(二十面体、十面体、Wulff多面体等)的介孔空心球晶体。经过HRTEM的表征,发现球壳是由高度有序的双连续金刚石介孔结构(空间群Pn-3m)组成,而多面体结构是由于球壳形成了“反向”多重孪晶而形成的,这是第一次发现晶体能够以多重孪晶结构来形成空心晶体。通过反应过程的时间实验,确认在反应溶液中最初形成了层状囊泡,之后发生了介观相相变而形成了高度有序的双连续金刚石结构。到目前为止,这是第一次通过一步法使用两亲性分子自组装和后续的介观相相变形成了具有多面体内部形貌的介孔空心球晶体,并且第一次对多面体内部形貌的空心球晶体的生长及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种新型空心球晶体的合成过程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晶体生长和合成策略,是对目前已知晶体结构和形貌的补充。在第四章中,通过以DNA为模板,使用共结构导向法合成了DNA-二氧化硅复合晶体,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和机理研究。随着合成体系DNA溶液初始浓度的增高,晶体从二维六方结构变为罕见的二维正方对称性结构。研究发现,具有二维正方结构的片状晶体呈现出六方的外形,且由若干个晶区融合而成,不同晶区取向角度之差互为60o。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早期先形成了二维六方紧密堆积结构。随着缩聚的进行,二维正方晶区逐渐出现并扩大、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几个大的晶区的纯二维正方结构和六方外形的片状晶体。而二维正方堆积是由于DNA分子自己的螺旋构型产生的。依据Kornyshev-Leikin模型,螺旋状分子紧密堆积时,相邻分子会采取不同的相位,即取向错位,分子和分子之间形成“拉链”,以达到最大作用和最紧密堆积,即DNA骨架磷酸呈现为负电荷螺旋带,而TMAPS为正电荷螺旋带,相邻分子取向错位,拉近DNA分子之间的距离,使得DNA分子的正电荷螺旋带与邻接DNA分子的负电荷螺旋带相互作用,形成静电作用“拉链”,使得二维正方结构稳定存在。而二维六方晶体的形成是由于在较低浓度下,相对来说二氧化硅墙壁的形成较快,屏蔽了DNA分子表面的电荷,使分子按照柱状均匀分子的方式进行二维六方紧密堆积。这些结论对DNA理论研究、DNA自组装、生物矿化、大分子自组装和新型功能材料等设计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第五章中,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nGluA,P123或Brij-56作为分散剂,通过不同的实验配方合成出具有不同结构、不同粒径的介孔纳米颗粒。使用不同链长的表面活性剂得到了粒径比较均匀的纳米颗粒且平均粒径随着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使用短链表面活性剂得到的是具有高度有序Fd-3m面心立方结构的晶体。此外,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得到了具有不同粒径的介孔纳米颗粒结构,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此外,通过使用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得到了空心介孔球结构,添加乙醇可以提高孔隙率形成薄壁而具有介孔垂直于球壳的通透结构。通过跟踪其形成过程,发现这种空心球是在乳液/表面活性剂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乙醇,可以调节反应液的乳化速度,降低表面活性剂堆积参数g,形成具有通透球壳内外介孔的空心球结构。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写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58页
    1.1 晶体学基础第13-23页
        1.1.1 晶体,晶面及晶向第14-16页
        1.1.2 晶体的对称性第16-18页
        1.1.3 正空间和倒易空间第18-20页
        1.1.4 晶体的衍射条件第20-23页
    1.2 透射电子显微学(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第23-30页
        1.2.1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3-26页
        1.2.2 电子衍射和结构因子(structure factor)第26-28页
        1.2.3 高分辩透射电镜(HRTEM) 和衬度传递函数(CTF)第28-30页
    1.3 自组装,介孔晶体与生物矿化第30-46页
        1.3.1 多孔材料概述第31-32页
        1.3.2 介孔晶体的合成第32-37页
        1.3.3 介孔晶体的结构第37-44页
        1.3.4 介孔晶体的形貌第44页
        1.3.5 生物矿化第44-46页
    1.4 介观晶体与 TEM第46-50页
    1.5 论文选题及主要内容第50-52页
    1.6 参考文献第52-58页
第二章 介孔晶体的相转变与曲率研究第58-81页
    2.1 引言第58-59页
    2.2 实验部分第59-60页
        2.2.1 试剂第59-60页
        2.2.2 介孔晶体的合成第60页
        2.2.3 介孔晶体的表征第6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0-77页
        2.3.1 介孔晶体相变过程的表征第60-72页
        2.3.2 相变过程的机理和表面曲率研究第72-77页
    2.4 结论第77-79页
    2.5 参考文献第79-81页
第三章 具有多面体内部形貌的介孔空心球晶体第81-99页
    3.1 引言第81-82页
    3.2 实验部分第82-83页
        3.2.1 试剂第82页
        3.2.2 介孔晶体的合成第82页
        3.2.3 介孔晶体的表征第82-8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3-95页
    3.4 结论第95-97页
    3.5 参考文献第97-99页
第四章 DNA?二氧化硅共组装介观晶体第99-122页
    4.1 引言第99-100页
    4.2 实验部分第100-101页
        4.2.1 试剂第100页
        4.2.2 DNA-二氧化硅复合晶体的合成第100页
        4.2.3 DNA-二氧化硅复合晶体的表征第100-10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1-118页
        4.3.1 DNA-二氧化硅复合晶体的结构表征第101-107页
        4.3.2 DNA-二氧化硅复合晶体的结构研究第107-114页
        4.3.3 二维正方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第114-118页
    4.4 结论第118-120页
    4.5 参考文献第120-122页
第五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导向形成纳米颗粒和空心球的机理研究第122-139页
    5.1 引言第122页
    5.2 实验部分第122-124页
        5.2.1 试剂第122-123页
        5.2.2 纳米颗粒的合成第123页
        5.2.3 空心球的合成第123页
        5.2.4 表征与测试第123-12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4-137页
        5.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导向纳米颗粒的形成及机理研究第124-131页
        5.3.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导向空心球的形成及机理研究第131-137页
    5.4 结论第137-138页
    5.5 参考文献第138-139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39-142页
    6.1 全文主要内容和结论第139-140页
    6.2 工作展望第140-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的论文第142-145页
致谢第145-149页
附件第14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2013,这篇论文共14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4.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4.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