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 KMV论文
论文详情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商业银行正面临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压力。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发映出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过度注重利润而忽视信用风险的问题,因此巴塞尔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9月通过了《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强化了信用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发生系统性的风险,但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以及企业结构转型风险的叠加,集中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正逐步地暴露出来:如信用风险过度集中、存贷款期限错配严重、不良贷款率上升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也不能有效控制复杂多变的信用风险,因此必须依据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优化路径有两条:一是根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精细化的度量;二是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大致经历了定性分析、依据财务指标的评分模型和现代度量模型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处于第二个阶段,最为常用的评分模型是Logit模型。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主要的现代度量模型包括:基于期权定价的KMV模型、基于保险精算的Creditriks+模型等。KMV模型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国外实践验证可靠、模型假设和运算条件在我国具有适用性等优势,所以本文选用KMV模型作为信用风险度量的优化路径。本文选取了2014年沪深两市25家ST公司和25家非ST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对于股权价值波动率建立GARCH(1,1)模型和用总资产平均增长率代替资产价值增长率两项模型修正,证明了修正后的KMV模型可以度量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大小,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运用此模型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具有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实施该模型的相关建议。我国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度量主要采用Z-Score优化模型和Logit模型。本章以国内A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操作流程为例,提出提高度量准确度和操作便利度的优化建议。本文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信用风险度量的实证分析结果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优化建议。信用风险管理措施的优化包括细化信用风险定价管理、加强信用风险资本管理、优化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提高信用风险分散和转移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包括明确信用风险管理战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10-14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论文的特色与不足第14页
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与成因分析第14-19页
    2.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第14-17页
        2.1.1 信用风险过于集中第15页
        2.1.2 存贷款期限错配现象严重第15-16页
        2.1.3 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第16-17页
        2.1.4 资本充足率存在长期隐患第17页
    2.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第17-19页
        2.2.1 经济学分析第17-18页
        2.2.2 外部环境的分析第18-19页
        2.2.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分析第19页
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第19-24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第20-22页
        3.1.1 构建了基于RAROC的决策与评价机制第20-21页
        3.1.2 组织了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第21页
        3.1.3 实施了内部评级法第21-22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第22-24页
        3.2.1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不先进第22页
        3.2.2 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不全面第22-23页
        3.2.3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第23-24页
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分析与选择第24-30页
    4.1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框架第24-28页
        4.1.1 专家制度法第24页
        4.1.2 信用评分模型第24-26页
        4.1.3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26-28页
            4.1.3.1 Credit Metrics模型第26页
            4.1.3.2 CPV模型第26-27页
            4.1.3.3 Credit Risk+模型第27页
            4.1.3.4 KMV模型第27-28页
    4.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第28-30页
        4.2.1 大型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模型选择第28-29页
        4.2.2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的模型选择第29-30页
5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优化研究第30-43页
    5.1 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大型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第30-38页
        5.1.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参数的设定第30页
        5.1.2 KMV模型的修正第30-32页
            5.1.2.1 股权价值波动率 —GARCH(1,1)第30-32页
            5.1.2.2 资产价值预期增长率g第32页
        5.1.3 实证过程及结果第32-37页
        5.1.4 我国商业银行运用KMV模型的建议第37-38页
    5.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流程与建议第38-43页
        5.2.1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流程第38-41页
            5.2.1.1 信息收集第38-40页
            5.2.1.2 信用评级第40-41页
            5.2.1.3 授信审批第41页
        5.2.2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优化建议第41-43页
            5.2.2.1 增加行业因素和非财务因素的覆盖范围第41-42页
            5.2.2.2 提高信用风险度量效率第42-43页
6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优化建议第43-49页
    6.1 细化信用风险定价管理第43-44页
        6.1.1 提高贷款定价的合理性第43-44页
        6.1.2 改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与方法第44页
        6.1.3 引入先进的成本分摊系统第44页
    6.2 加强信用风险资本管理第44-46页
        6.2.1 实现银行资本的合理配置第45页
        6.2.2 构建长期的资本补充机制第45-46页
        6.2.3 提高资本运作效率第46页
    6.3 优化信用风险组合管理第46-47页
        6.3.1 完善组合优化管理的流程第46-47页
        6.3.2 优化组合管理的对策第47页
    6.4 提高信用风险分散和转移管理第47-49页
        6.4.1 信用风险的销售管理第47-48页
        6.4.2 信用风险的衍生品管理第48页
        6.4.3 信用风险的贷款证券化管理第48-49页
7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建议第49-52页
    7.1 明确信用风险管理战略第49页
    7.2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体制建设第49-50页
        7.2.1 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第50页
        7.2.2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第50页
    7.3 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第50-51页
    7.4 制定完善的人才任用和培养机制第51页
    7.5 加快信息系统建设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A第55-5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630013,这篇论文共5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7.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9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