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精密切削及其振动特性的研究

高效精密切削加工论文 高速加工论文 切削力论文 动态特性论文 切削振动论文 稳定性论文
论文详情
高效精密切削加工是以高速加工技术为手段,以精密加工质量为目标,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三者有机统一的一种综合切削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过程中的振动对生产效率、加工质量以及加工稳定性影响也随之增加,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效精密切削技术发挥其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精密车削和高速铣削为背景,对高效精密加工中的切削力、切削系统的动态特性、切削振动及其稳定性以及加工表面形态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其创新成果为:首先,运用坐标变换方法,给出了包含刀具主偏角的斜角切削加工切削力的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微分法建立车刀刀尖圆弧和球头铣刀的切削力数学模型,其数值计算与有关实验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模型所预测的切削力与精密车削力和球头铣削力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频谱分析技术探讨斜角加工中切削力变化的主要成因。其次,利用实验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精密车床和高速加工中心的动态特性变化,特别是机床主轴连接刀柄系统(工件)前后的动态特性变化,以及刀具悬臂长度、夹紧力和刀具(工件)的装夹方式等对主轴动态特性的影响,从而系统深入地揭示出切削系统的动态特性,为实现切削系统的振动控制及其稳定性奠定了基础。第三,针对高速精密切削系统结构和受力都比较复杂的特点,对空转条件下和高速切削过程中刀具和主轴的振动等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首次定量地描述了在不同的工具材料、不同的切削用量等条件下刀具/主轴的振动变化规律,探讨了引起切削振动的内在原因及其与切削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研究了高速切削过程中自激振动机理、特性及其稳定性,探讨了机床系统的动态特性、切削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和切削用量以及铣刀齿数对切削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切削系统稳定性图,进而提出了提高高速精密切削稳定性的基本方法与途径。第五,利用非接触表面形貌仪对高速精密切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三维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变化规律,分析了高速精密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形式及其机理,并探讨高速精密切削中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切削用量匹配与优化方法,为高效精密切削加工生产中切削用量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本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精密零件棱边的形成机理及其控制(№50275066)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高速加工工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001BA205805/05)的组成部分之一,并得到江苏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高效精密切削的概念及其内涵第14-16页
        1.1.1 基本概念第14-15页
        1.1.2 主要内涵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2页
        1.2.1 高速精密切削的发展及其应用第16-17页
        1.2.2 切削力的研究第17-18页
        1.2.3 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第18-19页
        1.2.4 干(准)切削和硬切削的研究第19-20页
        1.2.5 高速精密切削中的振动及其稳定性研究第20-22页
    1.3 研究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3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第23-26页
第二章 高效精密切削的力学基础第26-36页
    2.1 直角切削第26-29页
        2.1.1 切屑变形第26-27页
        2.1.2 切削力第27-29页
    2.2 斜角切削第29-33页
        2.2.1 斜角切削的几何关系第29-30页
        2.2.2 切削力的理论公式第30-32页
        2.2.3 主偏角的影响第32-33页
    2.3 切削力数值计算与分析第33-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高速精密车削中的切削力第36-48页
    3.1 精密车削的切削力模型第36-38页
    3.2 试验条件及测试方法第38-41页
        3.2.1 试验条件第38-39页
        3.2.2 测试方法第39-40页
        3.2.3 切削力信号的分析方法第40-41页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1-47页
        3.3.1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第41-44页
        3.3.2 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第44-45页
        3.3.3 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第45-46页
        3.3.4 切削力模型的试验验证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高速铣削中的切削力第48-60页
    4.1 球头铣刀的切削力模型第48-51页
    4.2 试验条件及测试方法第51-53页
        4.2.1 试验条件第51页
        4.2.2 测试方法第51-52页
        4.2.3 最大切削速度第52-53页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3-58页
        4.3.1 铣削力的时域波形第53-54页
        4.3.2 切削速度对铣削力的影响第54-55页
        4.3.3 进给速度对铣削力的影响第55-56页
        4.3.4 轴向切深对铣削力的影响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高速精密切削系统的动态特性第60-76页
    5.1 切削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第60-63页
        5.1.1 运动微分方程第60-61页
        5.1.2 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第61-63页
    5.2 实验模态分析第63-65页
    5.3 试验条件及测试方法第65-67页
        5.3.1 试验设备第65页
        5.3.2 测试方法第65-66页
        5.3.3 冲击试验第66-67页
    5.4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67-75页
        5.4.1 X,Y方向的动柔度第67-68页
        5.4.2 精密车床的动态特性第68-72页
        5.4.3 工具系统的动态特性第72-73页
        5.4.4 高速加工中心的动态特性第73-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高速精密切削过程中的振动第76-96页
    6.1 系统的受迫振动第76-77页
    6.2 精密车削中的振动第77-87页
        6.2.1 试验条件及测试方法第77页
        6.2.2 变速空转试验第77-80页
        6.2.3 切削速度的影响第80-83页
        6.2.4 进给量的影响第83-85页
        6.2.5 切削深度的影响第85-87页
    6.3 高速铣削中的振动第87-94页
        6.3.1 试验条件及其测试方法第87页
        6.3.2 空转时的振动第87-89页
        6.3.3 切削速度的影响第89-90页
        6.3.4 进给速度的影响第90-92页
        6.3.5 轴向切深的影响第92-94页
    6.4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七章 高速精密切削系统的稳定性第96-110页
    7.1 影响加工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第96-97页
    7.2 精密车削系统的稳定性第97-103页
        7.2.1 车削加工系统稳定性理论第97-98页
        7.2.2 机床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变化第98-101页
        7.2.3 动态特性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第101-103页
    7.3 高速铣削系统的稳定性第103-109页
        7.3.1 铣削系统的稳定性理论第103-107页
        7.3.2 刀具悬臂长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107-108页
        7.3.3 刀具切削齿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108页
        7.3.4 夹紧力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108-109页
    7.4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八章 高速精密切削的表面粗糙度及其形貌第110-124页
    8.1 精密车削的表面形态及其变化第110-118页
        8.1.1 切削表面的理论粗糙度第110-111页
        8.1.2 试验条件及测试方法第111-112页
        8.1.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112-118页
    8.2 高速铣削的表面形态及其变化第118-123页
        8.2.1 试验条件及测试方法第118页
        8.2.2 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及其三维形貌的影响第118-119页
        8.2.3 进给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及其三维形貌的影响第119-120页
        8.2.4 轴向切深对表面粗糙度及其三维形貌的影响第120-121页
        8.2.5 刀具磨损情况第121-123页
    8.3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发展展望第124-128页
    9.1 研究结论第124-125页
    9.2 发展展望第125-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6-13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917413,这篇论文共13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1.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