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气凝胶储能电容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碳气凝胶论文 CO_2活化论文 硼掺杂碳气凝胶论文 氮掺杂碳气凝胶论文 常压干燥技术论文
论文详情
超级电容器又称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具有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良好的循环寿命。这些特性使其在混合动力电源系统、照相机闪光灯和脉冲激光武器等需要大电流快速放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碳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中孔含量、高导电率、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等优点,是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理想材料。本文以碳气凝胶为研究基础,系统研究了超级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碳气凝胶和改性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电化学性能;并从简化制备工艺以及改善气凝胶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常压干燥工艺对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论文的结论如下:(1)针对本实验室成熟的、用于惯性约束聚变方面的碳气凝胶为研究基础,制备了不同理论密度碳气凝胶材料,碳气凝胶比表面积随着理论密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微孔、中孔孔径分布较集中,微孔主要集中在1.39nm左右,中孔集中在3nm。其中,CRF100理论密度的碳气凝胶材料比表面积、中孔含量较高,在1mol/L(C2H5)4NBF4/PC电解液中,碳气凝胶电极材料有着稳定的工作电压窗口,具有理想的电容行为,比容量最高可达50F/g。(2)针对未活化碳气凝胶比表面积较低问题,采用操作简单、对样品无污染的物理活化工艺,通过CO2活化技术,成功的制备了一系列具有梯度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活化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实验发现随着CO2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的增加,碳气凝胶比表面积呈上升趋势,但碳气凝胶电极的质量比容量受比表面积和中孔孔容的共同影响,中孔含量高能够有效的提高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面积利用率,当活化温度为950℃,活化时间为8h时,比容量最高,可达131.29F/g。(3)碳材料比电容的提高不仅可通过提高比表面积和调控孔径实现,同样可通过表面官能团的引入来实现。本文成功实现了碳气凝胶材料的掺杂改性,碳材料中硼原子的引入,在保持碳气凝胶多孔网络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比电容。硼掺杂碳气凝胶后,由于掺杂量少,约为0.9%左右,仍主要存在碳微晶峰,但其主峰向左偏移,其(002)峰趋于尖锐,(002)主要对应于石墨片层峰,说明硼的掺杂有利于碳气凝胶的石墨化,其中掺杂量为B:C为1-5时,石墨化程度最高,在电极材料中,可提高其导电性,有利于降低电极材料的等效串联内阻。硼掺杂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在lmol/LKOH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容行为,电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在1mA/s充放电测试中,未掺杂碳气凝胶比电容为103F/g,掺杂后,材料比电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B:C为1-5时,比电容达到212F/g,是未掺杂碳气凝胶比电容的2.05倍,说明硼原子掺杂由于赝电容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碳气凝胶材料的比电容,且硼掺杂使碳气凝胶石墨化程度增强,降低材料等效串联内阻,从两个方面促进了比电容的提高。(4)碳气凝胶中含氮官能团的引入可以提高材料的碱性,增强表面的供电子特性,提高碳材料的电容量和功率性能。国内外关于氮掺杂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通过碳气凝胶前驱体与三聚氰胺的复合,成功制备了氮元素掺杂且具有梯度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的改性碳气凝胶。6mol/L KOH电解液中测试表明,不经过活化直接碳化的氮掺杂碳气凝胶材料虽然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小,但具有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功率特性。恒电流充放电证实,MRF0.1样品,具有最高的比容量,为195.5F/g,随着比表面积的下降,碳材料的比容量迅速下降。然而,当比表面积继续下降,掺氮量增加时,其比电容量又有所增加,MRF0.9样品,比容量达到173F/g。氮掺杂碳气凝胶材料具有小的比表面积,对应大的体积密度,有利于电化学电容器的小型化、实用化,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电极材料。(5)针对碳气凝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点,本文首次采用加入表面活性剂P123,减少溶剂挥发过程中界面张力的方法,在常温常压干燥条件下,制备了形状完好、收缩较小的碳气凝胶,并通过CO2活化工艺来调节碳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6mol/LKOH电解液中研究表明,CO2活化有利于碳气凝胶电极材料比表面积和比容量的提高。950℃活化4h,电极比容量最高为258.3F/g。采用常压干燥技术制备的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在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仍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寿命,有利于碳气凝胶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实用化,是一种具有市场潜力的制备方法。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3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第14-15页
        1.2.1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2.2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第15页
    1.3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15-19页
        1.3.1 双电层电容器第15-18页
        1.3.2 法拉第电容器第18-19页
    1.4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第19-26页
        1.4.1 碳电极材料第19-22页
        1.4.2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第22-24页
        1.4.3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第24-25页
        1.4.4 复合电极材料第25-26页
    1.5 超级电容器电解质第26-30页
        1.5.1 水系电解质第27-28页
        1.5.2 无水(有机)电解质第28页
        1.5.3 固体电解质第28-30页
    1.6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和发展方向第30-31页
        1.6.1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领域第30页
        1.6.2 超级电容器发展方向第30-31页
    1.7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案第31-33页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第33-41页
    2.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第33页
    2.2 实验设备第33-35页
    2.3 结构表征手段第35-38页
        2.3.1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35页
        2.3.2 同步热分析第35页
        2.3.3 红外光谱(IR)分析第35页
        2.3.4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5页
        2.3.5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第35页
        2.3.6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35-36页
        2.3.7 孔结构分析第36-38页
            2.3.7.1 吸附等温线及其分类第36-37页
            2.3.7.2 比表面积BET法第37-38页
            2.3.7.3 总孔容和平均孔径第38页
            2.3.7.4 孔径分布和BJH法第38页
    2.4 碳气凝胶电极的制备及电容器组装第38-39页
        2.4.1 碳气凝胶电极制备第38页
        2.4.2 双电层电容器的结构与组装第38-39页
    2.5 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9-41页
        2.5.1 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第39页
        2.5.2 循环伏安性能测试第39-40页
        2.5.3 交流阻抗测试第40-41页
第三章 不同理论密度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双电层特性第41-59页
    3.1 溶胶-凝胶法制备气凝胶的基本历程第41-45页
        3.1.1 溶液配制第42页
        3.1.2 溶胶-凝胶过程第42-43页
        3.1.3 酸洗老化过程第43页
        3.1.4 溶剂交换第43-44页
        3.1.5 干燥技术第44-45页
        3.1.6 RF气凝胶的碳化第45页
    3.2 不同理论密度碳气凝胶的制备第45-47页
        3.2.1 RF气凝胶的制备过程第45-46页
        3.2.2 不同理论密度碳气凝胶材料的性能检测第46页
        3.2.3 不同理论密度碳气凝胶电极的制备第46-47页
        3.2.4 碳气凝胶电极的电化学表征第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3页
        3.3.1 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红外吸收光谱第47-48页
        3.3.2 RF有机气凝胶的热重分析第48-49页
        3.3.3 RF碳气凝胶的微观结构第49页
        3.3.4 RF气凝胶XRD衍射谱第49-50页
        3.3.5 CRF气凝胶孔径分析第50-53页
    3.4 不同理论密度碳气凝胶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3-58页
        3.4.1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53-55页
        3.4.2 循环伏安特性第55-57页
        3.4.3 交流阻抗特性研究第57页
        3.4.4 循环寿命测试第57-58页
    3.5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碳气凝胶孔结构调控第59-74页
    4.1 实验第59-60页
        4.1.1 碳气凝胶的制备与活化第59-60页
        4.1.2 碳气凝胶及活化碳气凝胶的表征第60页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67页
        4.2.1 活化工艺第60页
        4.2.2 CO_2气氛下碳气凝胶的热解行为第60-61页
        4.2.3 活化对碳气凝胶结构的影响第61-62页
        4.2.4 不同活化温度碳气凝胶分析第62-63页
        4.2.5 不同活化时间碳气凝胶分析第63-67页
            4.2.5.1 不同活化时间碳气凝胶扫描电镜分析第63-64页
            4.2.5.2 不同活化时间碳气凝胶X射线衍射分析第64-65页
            4.2.5.3 不同活化时间对碳气凝胶孔结构的影响第65-67页
    4.3 碳气凝胶及活化碳气凝胶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第67-72页
        4.3.1 恒流充放电行为的研究第67-69页
        4.3.2 循环伏安性能测试第69-71页
        4.3.3 活化碳气凝胶交流阻抗性能研究第71-72页
        4.3.4 活化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循环寿命测试第72页
    4.4 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掺硼碳气凝胶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4-84页
    5.1 硼掺杂碳气凝胶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74-75页
        5.1.1 硼掺杂碳气凝胶材料的制备第74-75页
        5.1.2 硼掺杂碳气凝胶的表征第75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75-80页
        5.2.1 硼掺杂碳气凝胶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75-78页
            5.2.1.1 B1s分析第76-77页
            5.2.1.2 C1s分析第77页
            5.2.1.3 O1s分析第77-78页
        5.2.2 硼掺杂碳气凝胶X射线衍射分析第78-79页
        5.2.3 硼掺杂碳气凝胶拉曼光谱分析第79-80页
        5.2.4 掺硼碳气凝胶电极材料SEM分析第80页
    5.3 掺硼碳气凝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80-83页
        5.3.1 掺硼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制备第80页
        5.3.2 硼掺杂碳气凝胶循环伏安性能测试第80-82页
        5.3.3 硼掺杂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充放电性能测试第82-83页
    5.4 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氮掺杂碳气凝胶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84-103页
    6.1 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第84-95页
        6.1.1 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的制备第84-85页
        6.1.2 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凝胶化基本历程第85-87页
        6.1.3 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87页
        6.1.4 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红外光谱分析第87-89页
        6.1.5 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热分析第89-91页
        6.1.6 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XPS分析第91-95页
            6.1.6.1 N1s电子能级XPS谱第92-93页
            6.1.6.2 C1s电子能级XPS谱第93-95页
    6.2 氮掺杂碳气凝胶吸附性能研究第95-97页
    6.3 氮掺杂碳气凝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97-101页
        6.3.1 循环伏安特性对比第97-98页
        6.3.2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98-99页
        6.3.3 氮掺杂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交流阻抗特性第99-100页
        6.3.4 氮掺杂碳气凝胶电极材料循环寿命测试第100-101页
    6.4 小结第101-103页
第七章 常压干燥碳气凝胶块体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3-118页
    7.1 常压干燥下碳气凝胶块体制备与表征第103-104页
        7.1.1 常压干燥碳气凝胶块体的制备第103-104页
        7.1.2 常压干燥下碳气凝胶块体的表征第104页
    7.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4-111页
        7.2.1 常压干燥合成碳气凝胶的机理探索第104-105页
        7.2.2 红外光谱分析第105-107页
        7.2.3 XRD图谱分析第107页
        7.2.4 XP8能谱分析第107页
        7.2.5 扫描电镜观察第107-109页
        7.2.6 常压干燥样品孔结构分析第109-111页
    7.3 常压干燥碳气凝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11-117页
        7.3.1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111-114页
        7.3.2 循环伏安特性分析第114-115页
        7.3.3 常压干燥碳气凝胶交流阻抗特性第115-116页
        7.3.4 常压干燥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循环寿命测试第116-117页
    7.4 小结第117-118页
第八章 结论第118-121页
    8.1 结论第118-119页
    8.2 论文创新点第119页
    8.3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5页
附录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693811,这篇论文共13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0.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