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5薄膜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及其中间产物的微生物抑制效应研究

喹啉论文 光催化论文 生物处理论文 降解动力学论文 微生物抑制论文 PCR-DGGE论文
论文详情
光催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中多种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持久性污染问题,其与生物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在污水处理领域展现出明显的优势。然而,受粉体光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回收困难,且光催化氧化耗时长、能耗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众多研究显示,难降解有机物经过光催化处理后,其出水仍具有一定的微生物抑制性。据此,本项目以典型化工原料喹啉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催化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光催化材料制备、喹啉的光催化降解行为及其出水对活性污泥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以制备磁分离型粉体催化剂为目标,采用沉积-沉淀法在纳米Fe3O4表面负载Au颗粒,制备了系列FeOx/Au催化剂。经过煅烧后部分Fe3O4被氧化生成α-Fe2O3提高了光催化活性,但仍具有良好的磁分离效果。表面负载Au能够增强FeOx/Au的光催化活性,但其对水中喹啉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Deguessa P25 TiO2。在不加粘结剂的前提下采用浸渍涂布法在多孔镍基片上负载P25 TiO2,制备成一种多孔镍基P25薄膜。保持负载浓度为10 wt.%时制备的P25薄膜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其原因是薄膜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表面存在大量微裂痕,而且热处理并没有明显改变P25 TiO2的晶相,并促使基片上Ni以金属镍和氧化镍共存体(比例为12 at.%)扩散到薄膜表面。相应地,以10 wt.%浓度制备的P25薄膜为光催化组件,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连续流内循环光催化反应器,分别考察了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光强、曝气量等条件下对水中喹啉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光照强度、曝气量和延长反应时间能够明显提高水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率,反应温度和初始浓度不是主要的控制步骤。保持初始溶液pH=4时水中喹啉的去除效率最高。水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符合Langmuir- 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这说明水中喹啉的光催化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P25薄膜的表面,光生电子-空穴派对的直接还原和氧化是水中喹啉初步降解的主要步骤。增大初始浓度有助于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但会降低喹啉的去除速率,这主要是受产物竞争吸附和竞争氧化自由基的影响;水中喹啉的降解活化能为16.9kJ/mol,表观吸附常数为0.024 L/mg。水中喹啉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表达式为: ra=0.35×10-3exp(-16906/RT)Ia0.53×1.29C(o2/(1+1.29Co2)×0.024Cq/(1+0.024Cq0)HPLC和GC/MS分析结果显示喹啉光催化降解产物中包括2-和3-吡啶甲醛、2-和3-乙酰吡啶以及2-羟基喹啉。在有氧条件下TiO2表面的喹啉存在一条可能的降解途径:首先是TiO2吸附氧分子的接受光生电子生成O2-,其在水相中具有一定的存活时间从而可以参与喹啉的光催化过程,其吸收的光生电子向TiO2表面活性点位释放时,也会出现向相邻吸附位置的喹啉分子中-2位释放,从而在-2位引入氧基并在氧化物种作用下生成2-羟基喹啉,这样增大了吡啶环上-3位电荷密度促使该点位被氧化,最终导致吡啶环在2,3-位开环,生成一系列苯系物。以活性污泥为受试物,检验了喹啉光催化降解30min和60min时,对可培养细菌和酶活性的影响,结论显示光催化降解30min出水不利于活性污泥中可培养细菌的生长,受总生物量降低的影响,脱氢酶、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喹啉水溶液经过60min光催化降解后,并没有抑制水中细菌的生长,活性污泥中存在土著菌群具有专性降解或共代谢降解喹啉及其中间产物的特性。进一步构建连续流光催化-生物处理组合实验模型,研究了喹啉水溶液的降解过程,当光催化降解时间为60min时,组合系统出水中CODCr值保持在50mg/L左右,具有稳定的去除效率。当降解时间调整为30min时,出水CODCr值上升到90mg/L,且出水呈现粉红色。最后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喹啉水溶液光催化氧化后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催化30min的喹啉水溶液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具有抑制性,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未培养细菌Clostridium sp.适应低营养基质条件使种群数量增大,而Sphingopyxis granuli sp.能够优先利用或共代谢喹啉水溶液光催化出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发育成为新的优势种群,其作为可培养土著细菌可以直接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并获得具有高效降解性的纯菌株。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1.1 喹啉的基本性质第12-13页
    1.2 喹啉的来源和用途第13-15页
    1.3 微生物降解喹啉的途径第15-19页
    1.4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喹啉的途径第19-22页
    1.5 喹啉降解产物的微生物抑制研究进展第22-24页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4-27页
第二章 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第27-51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6页
        2.2.1 磁性纳米FeO_x /Au的制备第28-29页
        2.2.2 多孔镍基P25薄膜的制备第29-30页
        2.2.3 表征方法第30页
        2.2.4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30-31页
        2.2.5 水中喹啉的测定第31-36页
            2.2.5.1 测定方法第32页
            2.2.5.2 喹啉水溶液UV-vis吸收光谱分析第32-34页
            2.2.5.3 介质选择及试剂用量第34页
            2.2.5.4 标准曲线绘制第34-35页
            2.2.5.5 干扰试验第35-36页
            2.2.5.6 水样测定第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50页
        2.3.1 磁性FeO_x/Au的表征与活性评价第36-39页
            2.3.1.1 FeO_x/Au样品表征第36-38页
            2.3.1.2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38-39页
        2.3.2 多孔镍基P25薄膜样品光催化活性评价第39-50页
            2.3.2.1 多孔镍负载Ti02薄膜的结构与形貌第39-41页
            2.3.2.2 薄膜的XRD表征第41-42页
            2.3.2.3 薄膜的EDS表征第42页
            2.3.2.4 薄膜的XPS表征第42-44页
            2.3.2.5 薄膜的BET分析第44-45页
            2.3.2.6 薄膜的DRS表征第45页
            2.3.2.7 P25薄膜的光活性分析第45-49页
            2.3.2.8 P25薄膜光催化稳定性分析第49-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的动力学解析与产物鉴定第51-84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3.2.1 试验材料第52页
        3.2.2 试验设计第52-53页
        3.2.3 检测方法第53-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83页
        3.3.1 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的影响因素第54-61页
            3.3.1.1 光催化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第54-55页
            3.3.1.2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5-56页
            3.3.1.3 光源强度的影响第56-57页
            3.3.1.4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7-58页
            3.3.1.5 曝气强度与曝气方式的影响第58-59页
            3.3.1.6 pH值的影响第59-61页
        3.3.2 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的动力学解析第61-71页
            3.3.2.1 降解机理与公式表达第61-64页
            3.3.2.2 初始浓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第64-66页
            3.3.2.2 光源强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第66-68页
            3.3.2.3 反应温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第68-69页
            3.3.2.4 曝气强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第69-71页
            3.3.2.5 喹啉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第71页
        3.3.3 水中喹啉光催化降解产物分析第71-83页
            3.3.3.1 HPLC分析第75-77页
            3.3.3.2 GC-MS分析第77-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四章 喹啉光催化降解产物对好氧污泥活性的影响第84-109页
    4.1 前言第84-8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5-91页
        4.2.1 试验材料第85-86页
        4.2.2 试验设计第86-88页
        4.2.3 活性污泥培养试验测定方法第88-89页
        4.2.4 PCR-DGGE技术的分析步骤和实验方法第89-9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1-107页
        4.3.1 喹啉光催化降解对活性污泥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第91-94页
            4.3.1.1 对可培养细菌的影响第91-92页
            4.3.1.2 对可培养放线菌的影响第92-93页
            4.3.1.3 对可培养真菌的影响第93-94页
        4.3.2 喹啉光催化降解产物对活性污泥酶活性的影响第94-97页
            4.3.2.1 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95-96页
            4.3.2.2 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96页
            4.3.2.3 脲酶活性的影响第96-97页
        4.3.3 光催化-生物组合反应器降解水中喹啉第97-107页
            4.3.3.1 光催化-生物处理系统连续运行情况第97-99页
            4.3.3.2 PCR-DGGE技术解析活性污泥的群落结构第99-107页
    4.4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109-113页
    5.1 主要结论第109-111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111页
    5.3 建议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7页
附录第127-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4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83911,这篇论文共14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3.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