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运行效能评价方法研究

DBSCAN聚类论文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识别论文 理论发电量计算论文 风电机组运行效能评价指标论文 风
论文详情
风电已成为继火电、水电后中国第三大电源,对各风电场运行效能进行统一、客观评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粗放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和以年发电量、年利用小时数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忽略了风资源、设计水平、机组性能、运维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对风电场发电能力的影响,无法科学评价风电场的运行效能,难以实现全生命周期内的标准化管理;更不能对发电量损失因素进行精细化分析与管理,有的放矢地提升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限制了我国风电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作者围绕风电场运行效能评价方法开展研究,分析了风电场发电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风电场设计发电量和理论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完善了风电场运行效能评价体系并构建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模型。主要工作包括:(1)风电场发电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分别从资源、设计、机组性能、运行与维护等方面入手,分析风电场发电量在全寿命周期内各个环节中可能造成损失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风电场设计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的定义,为构建运行效能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2)基于高密度连通区域聚类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识别方法研究针对风电机组运行工况复杂多样、风电场运行数据数量大、参量多、参数间非线性关系复杂等特点,提出了基于高密度连通区域聚类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识别方法;建立了DBSCAN聚类模型,实现了对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相似性的描述与量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出偏航变桨正常的运行数据,也可分辨限电数据、故障造成的欠功率运行数据等。(3)风电机组设计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的计算方法研究根据运行状态的划分结果,建立了风电机组设计发电量、理论发电量和损失电量的计算模型;分别提出了基于空气密度修正和湍流强度修正的风电机组设计发电量修正方法;以机舱风速为依据,分别提出了基于机舱风速-理论功率曲线和基于分段支持向量机的风电机组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两种理论发电量计算模型均能较为准确地还原风电场的实际发电能力,评估精度分别为97.5%和97.1%。(4)风电场运行效能评价体系研究从风电机组发电效率和风电场运营能力两个层面,构建了风电场运行效能评价框架;风电机组发电效率层面包括: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可利用率和可靠性3个方面共6项评价指标;风电场运维层面包括:风电场优化运行能力、风电场维护能力、风电场管理共6项评价指标。在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完善了现有的风电场运营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机组设计性能与风电场调度策略,建立了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偏差与可达性指标,并增加了对尾流管理、载荷管理的考核指标,对未来智能风电场的运行与考核具有重要意义。与现有的效能评价体系相比,更加客观、全面的对风电场发电能力及各类损耗水平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提出风电场效能提升措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风电场运行效能评价方法研究第14-16页
        1.2.2 风电场发电量计算方法研究第16-17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8-19页
第2章 风电场发电量影响因素分析第19-28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风资源条件对发电量的影响第19-22页
    2.3 风电场设计水平对发电量的影响第22-24页
    2.4 风电机组运行性能对发电量的影响第24页
    2.5 风电场运维能力对发电量的影响第24-26页
    2.6 设计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定义第26页
    2.7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基于高密度连通区域聚类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识别方法第28-38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聚类算法对风电场运行数据的适用性分析第28-30页
    3.3 基于高密度连通区域的聚类原理第30-32页
    3.4 模型参数的选择第32-33页
    3.5 数据分析及预处理第33-34页
    3.6 算例分析第34-37页
    3.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风电机组设计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研究第38-58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设计发电量计算方法第38-42页
        4.2.1 考虑空气密度的修正方法第39页
        4.2.2 考虑湍流强度的修正方法第39-42页
    4.3 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第42-49页
        4.3.1 基于机舱风速-理论功率曲线的风电机组理论发电量计算第43-46页
        4.3.2 基于分段支持向量机的风电机组理论发电量计算第46-49页
    4.4 算例分析第49-56页
        4.4.1 理论发电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50-55页
        4.4.2 损失电量分析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风电场运行效能评价体系研究第58-69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评价体系的总体设计第58-60页
    5.3 风电机组运行效能评价指标的构建第60-64页
        5.3.1 基于风电机组功率曲线的评价指标第60-61页
        5.3.2 基于风电机组可利用率的评价指标第61-63页
        5.3.3 基于风电机组可靠性的评价指标第63-64页
    5.4 风电场运行效能评价指标的构建第64-66页
        5.4.1 风电场优化运行能力评价第64-65页
        5.4.2 风电场维修效率评价第65页
        5.4.3 其他评价指标第65-66页
    5.5 算例分析第66-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页
    6.2 创新点第69-70页
    6.3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094711,这篇论文共7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2.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