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自然教育的夏令营--兼论荒野在儿童成长中的意义

夏令营论文 儿童论文
论文详情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和自然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和工具,另一方面,人类必须面对并战胜潜藏在自然中的各种危险或灾害。可以说,人类就是在处理自身与自然这把双刃剑的关系中强健了体魄、磨练了意志、发展了文明。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开始远离自然(荒野),成为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动物。相应地,学校也越来越以智性而非体验的方式来开发儿童的潜力,重视科学知识的掌握。在大自然缺场的教育语境中,儿童的身体感官得不到自由的舒展,大脑却被过度地开发。从表面看人类的智力似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这种身心的不合拍导致了人类生活中自然的高度缺失,智力的发展也由于身体和感官的缺席而变得抽象和苍白。在这样的情形下,本文要追问地是:在教育学的语境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自然或者说是荒野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当荒野越来越淡出学校与教育的视野,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带领儿童重新走进荒野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如何充分发展儿童的身体和感官?当我带着这些问题来思考教育的本质、儿童的本性时,夏令营这种校外教育活动跳入了我的视野。在夏令营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儿童走进荒野,与自然亲密接触,心智得到放松和休息的同时,身体和感官也得以酣畅的舒展。具体而言,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作为一种自然教育的夏令营,在儿童成长中的意义。1.论文首先追溯了美国夏令营的起源。早在工业革命之初,夏令营先驱者就看到了荒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他们发现,在烟囱林立、闷热难耐的教室里,儿童的大脑被过度刺激,身体和感官被束缚起来;他们带领儿童步入丛林,就是要让儿童在荒野中放松心智、强健身体,以摆脱现代工业社会对生活的主宰,并在自然体验中寻找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2.论文对美国夏令营不同时期的活动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夏令营的四个核心概念:反现代性、营地体验、男子气概和自然教育。其中,反现代性是夏令营活动的本质,营地体验是其主要活动方式,男子气概是针对男孩提出的培养目标,自然教育侧重于儿童动手能力和感官体验。这四个核心概念是美国夏令营发展至今一直遵守的基本原则。3.而后论文将视野转到中国,对夏令营在中国的传入及演变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研究发现,从童子军夏令营对男子气概的训练,建国初期夏令营注重儿童的感官体验,到上世纪90年代探险夏令营关注儿童的营地生活,可以看出,中国早期的夏令营基本符合夏令营的核心理念。4.论文最后对中国当前夏令营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其问题是夏令营“男子气概”逐渐弱化,其理念也开始“去自然化”;究其原因是夏令营主办方对儿童本质认识的浅显,并忘记了夏令营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要帮助儿童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夏令营复兴的可能途径——回归荒野。即通过思考夏令营的本质与儿童本性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回归荒野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唤醒他们自身的力量,让其本能的冲动在荒野中得以释放。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综述和研究意义第11-14页
    三、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16-18页
第一章 步入丛林:探寻荒野的教育学意义第18-25页
    一、瓦尔登湖:荒野的呼唤第18-19页
    二、野营:美国夏令营的起源第19-23页
        (一) 肯恩:最早的学校野营第20-21页
        (二) 罗斯洛克:体育文化学校第21-22页
        (三) 戚叩落亚:“第一个”夏令营第22-23页
    三、暑假:放松心智、走进荒野的时间保证第23-25页
        (一) 暑假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休息”方式第23-24页
        (二) 暑假的制度化促进了夏令营的制度化第24-25页
第二章 夏令营的四个核心概念第25-33页
    一、营地体验:夏令营的活动方式第25-27页
        (一) 初识营地:不同的微型社会第25-26页
        (二) “共享”:民主平等的营地文化第26-27页
    二、男子气概:针对男孩的培养目标第27-30页
        (一) 艰辛生活:锻造阳刚气质第28-29页
        (二) 荒野旅行:培养责任意识第29-30页
    三、自然教育:一种身体与感官体验第30-31页
        (一) 木工活动:直观且真实的教育第30页
        (二) 自然体验:在沉思中寻找自我第30-31页
    四、反现代性:夏令营的本质第31-33页
        (一) 怀旧:现代性的后果和产物第32页
        (二) 夏令营顺应了儿童的天性第32-33页
第三章 夏令营核心概念在中国早期夏令营中的体现第33-40页
    一、童子军对男子气概的训练第33-36页
        (一) 早期童子军:强调儿童的纪律第34-35页
        (二) 官方童子军:注重军国民教育第35-36页
    二、新中国初期夏令营中的自然体验第36-38页
        (一) 结合儿童的兴趣需求第36-37页
        (二) 关注儿童的感官体验第37-38页
    三、探险夏令营中的营地体验第38-40页
        (一) 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第38-39页
        (二) 探险背后的生存体验第39-40页
第四章 当前中国夏令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可能的解决途径第40-45页
    一、当前中国夏令营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一) “男子气概”的弱化第40-41页
        (二) “去自然化”的夏令营第41-42页
    二、当前中国夏令营产生问题的原因第42-43页
        (一) 对儿童本性认识的浅显第42-43页
        (二) 遗忘夏令营反现代性的本质第43页
    三、回归荒野:中国夏令营复兴的可能途径第43-45页
结语: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后记第49-5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502610,这篇论文共5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