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锅炉发电机组协调系统模糊控制策略的研究

直流锅炉发电机组论文 并行模糊PID控制论文 传统PID控制论文
论文详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直流锅炉发电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主力机组,由于其较低的运行成本和具有较高的效益,在电力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直流锅炉汽轮机协调控制系统是直流炉发电机组中最主要的控制系统之一,由于锅炉对负荷的响应有较大的延迟,而汽轮机的惯性要小得多,在解决锅炉与汽轮机矛盾的过程中,就体现了研究协调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一套良好的协调控制系统能使直流锅炉发电机组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能提高负荷的响应速度,且节省大量资源而创造更多价值。由于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扰动,一旦有扰动改变了模型参数或工况变化,传统的控制器不能及时发现而调整自己的参数,这样控制品质就会达不到要求,甚至导致机组不能正常运行,模糊控制器能在线辨识被控对象参数的改变,进而调整其参数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针对黄骅电厂660MW机组稳定运行的输入输出数据辨识出一组实用的直流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模型,设计出串联前馈补偿解耦器,深入研究了协调控制系统的特点和直流锅炉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并行模糊PID控制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软件上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传统PID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稳定性很好,能改善系统的动静态特性,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第9-11页
    1.3 直流锅炉机组模型研究现状第11-14页
    1.4 解耦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1 传统解耦控制方法第14页
        1.4.2 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第14页
        1.4.3 智能解耦控制方法第14-15页
    1.5 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第15页
    1.6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2章 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第17-24页
    2.1 协调控制系统概述第17-18页
        2.1.1 协调控制系统的概念第17页
        2.1.2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基本方式第17-18页
    2.2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特点第18-19页
    2.3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第19-20页
        2.3.1 滑压运行方式第19页
        2.3.2 定压运行方式第19页
        2.3.3 联合运行方式第19-20页
    2.4 协调控制系统的分类第20页
        2.4.1 直接能量平衡(DEB)协调控制系统第20页
        2.4.2 间接能量平衡(IEB)协调控制系统第20页
    2.5 机炉协调控制回路第20-22页
        2.5.1 锅炉主控制回路第20-21页
        2.5.2 汽机主控制回路第21-22页
    2.6 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2-23页
    2.7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66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建模及解耦第24-41页
    3.1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受控对象数学模型的结构分析第24-25页
    3.2 本文的研究对象第25-27页
    3.3 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的ARX模型第27-28页
    3.4 利用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函数辨识模型第28-32页
        3.4.1 模型的检验第29-31页
        3.4.2 封装模型第31-32页
    3.5 解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第32-38页
        3.5.1 解耦控制的概念第32页
        3.5.2 解耦控制的主要分类第32-33页
        3.5.3 解耦控制原理和方案设计第33页
        3.5.4 相对增益的计算与耦合系统变量间的配对选择第33-36页
        3.5.5 前馈补偿解耦的原理和结构设计第36-38页
    3.6 解耦控制系统仿真第38-40页
        3.6.1 前馈补偿解耦调节器设计第38-39页
        3.6.2 解耦效果验证第39-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第41-49页
    4.1 模糊控制系统原理第41页
        4.1.1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第41页
    4.2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第41-45页
        4.2.1 并行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第42-45页
    4.3 MATLAB环境下并行模糊PID控制算法验证与分析第45-48页
        4.3.1 扰动消除实验第46-47页
        4.3.2 阶跃响应跟踪实验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研究工作总结第49页
    5.2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414910,这篇论文共5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6.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