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的筛查

非综合征性耳聋论文 基因诊断论文 GJB2论文 SLC26A4论文
论文详情
目的:应用基因检测芯片对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的研究。为本地区制定及实施个性化的耳聋疾病防治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太原市聋哑学校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共计129人,采集外周血并从中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4个基因GJB2,GJB3,SLC26A4,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mtDNA)12SrRNA的热点突变位点,同时收集病人的一般情况、听力变动过程、加重或减轻的诱发因素、聋病史、家族史、是否使用耳毒性药物、头部是否受外伤等病史,行耳科常规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等听力学检查。对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的患者进行回访,并行颞骨薄层高分辨率CT检查,以得到基因诊断与颞骨CT诊断的吻合率。获得该群体耳聋基因检测结果,采用遗传学标准判别分类,结合相应的病史、家族史、氨基糖甙类药物应用史,分析和探寻该耳聋人群中个体的真正发病原因,筛查出那部分患者是对药物敏感的个体,给予其明确的用药指导;筛查出那部分患者是颅内压增高易致听力下降的个体,给予正确的指导、干预、治疗,建议其避免感冒、头部外伤等因素的刺激。从而得到耳聋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理论依据,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期降低耳聋发病率。结果:该耳聋人群中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耳聋比例占41.09%(53/129),1.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26例(20.16%),其中235delC纯合突变9例,235delC单杂合突变8例,235delC和299-300delAT复合杂合突变1例,299-300delAT单杂合突变7例,235delC和IVS7-2A>G双杂合突变1例,未检测出176del16bp和35delG突变;2.线粒体基因1555A>G均质性突变8例(6.20%),m.[1555A>G]单杂合突变7例,双杂合突变1例:m.[1555A>G]+c.[919-2A>G];3.共检出SLC26A4基因突变21例(16.28%),SLC26A4IVS7-2A>G纯合突变7例,IVS7-2A>G杂合突变11例,2168A>G杂合突变3例;在该耳聋人群中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结论:本次调查耳聋群体中遗传性聋比例高达41.09%,GJB2突变是该人群遗传性聋的最常见病因,SLC26A4突变为第二常见病因。本次调查的耳聋患者群体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聋发生率,特别是线粒体基因突变及SLC26A4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写词索引第8-9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第11-16页
    1.1 研究对象第11页
    1.2 方法第11-16页
第二章 结果第16-29页
    2.1 资料分析结果第16-26页
    2.2 检测结果第26-29页
第三章 讨论第29-32页
第四章 结论第32-33页
    4.1 实验结论第32页
    4.2 临床建议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个人简历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1807,这篇论文共3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0.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