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提钒过程中碳、钒氧化的热力学和宏观动力学研究

转炉提钒论文 碳论文 钒氧化论文 热力学论文
论文详情
钒及其产品在工业中有着十分广泛而重要的用途,钒资源是现代工业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我国攀枝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其中钒(V2O5)含量占全国已探明钒储量的61%。攀钢集团目前采用转炉提钒工艺进行含钒铁水提钒,该工艺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含钒铁水中最大限度地提取并富集钒元素,同时保证铁液内碳不被大量氧化而能满足后续炼钢要求。因此研究转炉提钒过程中碳、钒氧化的规律对实际转炉提钒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前人有关转炉提钒过程中碳、钒氧化的研究多以碳钒选择性氧化温度为主题,对于提钒终点钒的分配行为及碳、钒氧化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文献报道,且碳钒选择性氧化温度对转炉提钒的指导有一定局限。鉴于此,课题将从经典化学热力学和宏观动力学的角度对转炉提钒过程中碳、钒氧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以经典化学热力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熔渣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和熔渣电子理论构建钒渣的熔渣热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不同终点温度和钒渣组分下的终点半钢钒含量和钒在渣金间的分配行为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半钢V含量一般在0.020.06%之间,提高终渣中V2O3、TiO2、SiO2含量和温度使终点半钢V含量升高,提高终渣中FeO含量则使半钢V含量减小。实际生产中应当尽量降低渣中TiO2、SiO2含量并保持适当的终点温度和FeO含量以降低半钢残V含量;V在渣金间的分配比在100500的范围内,提高渣中TiO2、SiO2含量和温度使V在渣金间分配比降低,而提高渣中FeO含量则使V在渣金间分配比升高;温度一定时存在一个临界V2O3含量使得V在渣金间的分配比在低于这一临界值时随V2O3含量增加而增加,高于这一临界值时随V2O3含量增加而减小,并在这一临界值达到最大。V2O3的临界含量理论计算结果为23.77%,实验结果在1520%之间。从宏观动力学的角度以多组分耦合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分别对不同初始铁水组分、温度和供氧量条件下提钒过程中碳、钒的氧化规律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铁水中与氧亲和力很强的Si、Ti元素对C和V的氧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铁水初始Si、Ti含量的升高会使其对C、V的抑制作用急剧增加;Si、Ti元素在铁水提钒过程中受铁水组分、温度等因素影响均很小,其氧化速率只受其在铁液内浓度的影响;铁水初始C含量由4.36%升高至4.8%,其自身氧化速率变化很小,且对其余元素的氧化也无明显影响;初始铁液V含量由0.3%升高至0.5%,其自身被氧化速率提高,但对其他元素的氧化无明显影响;在1375℃1425℃的温度范围左右,C元素被氧化速率对温度的升高十分敏感而使C的氧化速率急剧增加,同时温度升高使V被氧化的速率大幅减小。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43页
    2.1 攀钢转炉提钒的基本原理、工艺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第13-23页
        2.1.1 双联法转炉提钒工艺流程第13-14页
        2.1.2 转炉提钒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特征第14-17页
        2.1.3 攀钢转炉提钒工艺制度概况第17-19页
        2.1.4 半钢、钒渣质量的评价指标第19-21页
        2.1.5 转炉提钒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1-23页
    2.2 转炉提钒过程中碳、钒氧化的热力学研究现状第23-27页
        2.2.1 转炉提钒过程中碳、钒选择性氧化的热力学研究现状第23-26页
        2.2.2 转炉提钒终点钒的分配行为研究现状第26-27页
    2.3 钒渣的化学性质第27-29页
        2.3.1 钒渣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结构特点第27-28页
        2.3.2 钒渣中钒的价态研究现状第28-29页
    2.4 熔渣热力学模型第29-36页
        2.4.1 熔渣热力学模型概述第29-32页
        2.4.2 熔渣分子离子共存理论第32-34页
        2.4.3 炉渣电子理论第34-36页
    2.5 转炉提钒过程中碳、钒氧化的动力学研究现状第36-37页
    2.6 多组分耦合反应动力学模型第37-39页
    2.7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39-43页
3 研究思路及方案第43-51页
    3.1 研究思路第43-44页
    3.2 实验研究方案第44-50页
        3.2.1 实验原料和装置第44-45页
        3.2.2 实验方法第45-47页
        3.2.3 实验内容第47-49页
        3.2.4 实验时间的确定第49-50页
    3.3 理论研究方案第50-51页
4 转炉提钒终点钒的分配行为研究第51-65页
    4.1 钒渣共存理论和炉渣电子理论模型的建立第51-54页
        4.1.1 钒渣共存理论模型的建立第51-53页
        4.1.2 钒渣炉渣电子理论模型的建立第53-54页
    4.2 半钢钒含量和钒的分配比的计算第54-56页
        4.2.1 半钢钒含量的计算第54-56页
        4.2.2 钒在钒渣半钢间分配比的计算第56页
    4.3 钒渣中 V_2O_3和 FeO 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6-59页
    4.4 半钢钒含量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9-62页
    4.5 钒在渣钢间分配行为的研究结果及分析第62-64页
    4.6 小结第64-65页
5 转炉提钒过程中碳、钒氧化的宏观动力学研究第65-89页
    5.1 多组分耦合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65-74页
        5.1.1 模型构建第65-70页
        5.1.2 模型中各参数的选取第70-74页
    5.2 多组分耦合反应动力学过程解析第74-77页
        5.2.1 多组分耦合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形成第74-75页
        5.2.2 组元浓度对多组分耦合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第75页
        5.2.3 温度对多组分耦合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第75页
        5.2.4 组元间“干涉效应”的一种量化表达第75-77页
    5.3 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及分析第77-88页
        5.3.1 基准条件下的实验和模型计算结果第77-78页
        5.3.2 不同初始铁水组分的实验和模型计算结果第78-84页
        5.3.3 高温条件(T=1425℃)下的实验和模型计算结果第84-87页
        5.3.4 高 FeO 条件下的实验和模型计算结果第87-88页
    5.4 小结第88-89页
6 结论第89-91页
致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附录第9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320907,这篇论文共9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9.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