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SMO相析出规律及其性能的研究

254SMO论文 析出行为论文 耐蚀性能论文 抗氧化性能论文 热变形行为论文
论文详情
作为6%Mo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254SM0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广泛地应用于高氯离子环境。254SM0较高的合金元素含量,特别是高的Mo含量,在赋予其优异耐蚀性能的同时,也导致有害析出相易于产生,材料容易发生高温氧化,难于热加工。本文主要采用力学试验方法、微观组织分析、Gleeble热模拟、特定环境的腐蚀分析等方法对254SMO的相析出行为及其对力学、耐蚀性能、热变形行为的影响,以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推荐了254SM0最佳的热处理和热加工工艺参数。为国内254SMO及其他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和下一代超级奥氏体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为:1、254SMO(?)出相的类型较为复杂,Mo含量均较高,其主要的析出相为σ相和χ相,也含有少量的其他相,如M23C6, Cr2N, Laves相等;σ相和χ相的最高析出温度分别达到了1150。C和1050℃。通过应力松弛方法获得了σ相和χ相的析出曲线,它们对应的析出峰分别为975。C和875。C。2、有害相的析出对254SMOI的性能影响显著,它们将显著降低材料的塑韧性及耐蚀性能。1150℃和1100℃沉淀的大块析出相,对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明显;当固溶处理温度达到1200℃左右时,254SMO具有较好的组织、力学和耐蚀性能。3、254SMO的最佳热塑性温度区间较窄,约为1200-1250。C;其热变形过程软化方式为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机制为晶界迁移形核方式,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508.7kJ,同时计算了254SM0的热压缩变形方程。4、254SMO(?)氧化性能较差,且对温度敏感性强。材料高温生成的氧化物主要为Mo氧化物,其次是Fe304人Fe203型氧化物;其中,Mo氧化物是导致材料抗氧化性能差的主要原因,而Fe203型氧化物在1050。C和1100℃的高温分解促使氧化加剧。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4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11页
        1.1.1 引言第8页
        1.1.2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第8-9页
        1.1.3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254SMO的国内研究状况第9-10页
        1.1.4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1页
    1.2 254SMO的性能研究第11-16页
        1.2.1 254SMO的耐点蚀性能研究第11-13页
        1.2.2 254SMO耐晶间腐蚀性能研究第13-14页
        1.2.3 254SMO耐应力腐蚀性能研究第14-16页
    1.3 不锈钢的氧化性能第16-19页
        1.3.1 高温氧化的定义和基本过程第16-17页
        1.3.2 影响高温氧化的主要因素第17-18页
        1.3.3 高温氧化的测试和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第19-24页
        1.4.1 不锈钢热变形行为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不锈钢热变形行为的研究内容第20-24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案第24-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2 实验设备第24-25页
    2.3 实验方案第25-30页
第三章 254SMO析出规律分析第30-40页
    3.1 254SMO的热力学平衡相第30-31页
    3.2 析出曲线的测定第31-33页
    3.3 析出相的SEM和TEM观察第33-39页
        3.3.1 析出相的SEM观察第33-35页
        3.3.2 析出相的TEM观察第35-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固溶温度与254SMO组织及性能第40-54页
    4.1 固溶温度对组织的影响第40-42页
    4.2 室温力学性能第42-45页
        4.2.1 室温强塑性第42-43页
        4.2.2 室温力学宏观断口第43-45页
    4.3 耐点蚀性能第45-49页
    4.4 晶间腐蚀敏感性第49-50页
    4.5 应力腐蚀第50-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热变形行为第54-66页
    5.1 热拉伸第54-57页
    5.2 热压缩第57-61页
        5.2.1 应力应变曲线第57-58页
        5.2.2 温度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第58-59页
        5.2.3 微观结构的分析第59-60页
        5.2.4 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的分析第60-61页
    5.3 热变形方程第61-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高温氧化性能第66-74页
    6.1 高温氧化动力学第66-68页
        6.1.1 实验结果第66-68页
        6.1.2 动力学曲线规律分析第68页
    6.2 氧化机理的分析第68-72页
        6.2.1 氧化层形貌和元素分布第68-70页
        6.2.2 氧化产物的结构分析第70-71页
        6.2.3 讨论第71-72页
    6.3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7.1 论文总结第74-75页
    7.2 研究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4页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及论文发表情况第8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3106,这篇论文共8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5.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