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PU的改性研究、CaCO3/P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部分皂化SUE的表面活性研究和应用

聚氨酯论文 丙烯酸酯论文 阳离子论文 接枝改性论文 复合物论文 碳酸钙论文 原位沉析论文 十一烯酸钠
论文详情
第一部分阳离子PU的改性研究聚氨酯(PU)涂料是一种高档涂料。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增强使水性聚氨酯的开发成为研究领域内的一大热点。文献对阴离子PU及其改性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但阳离子PU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用丙烯酸酯对其进行接枝改性的研究尚未有人涉及。本论文首先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主要原料,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催化作用下合成稳定的阳离子聚氨酯乳液。测定了乳液的Zeta电位和粒度,研究了NCO/OH、中和度、MDEA加入量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为下面的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奠定了基础。本论文采取了两种方法对阳离子聚氨酯进行丙烯酸酯接枝改性。第一种方法是先制备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PU乳液,加入丙烯酸酯单体与PU乳液共聚,形成互穿网络。第二种方法是制得含有双键的PU预聚体,然后在PU预聚体中加入丙烯酸酯单体,待两者反应完全之后再进行乳化,制得改性乳液。实验证实第二种方法—先改性后乳化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改性方法。研究了丙烯酸酯单体加入量、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加入量、TMP加入量、封端度、溶剂加入量、封端剂种类等各种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并使用TEM、FTIR、DSC、Zeta粒度分析仪、铅笔硬度仪、粘度计等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实验证明,当PU与丙烯酸酯的比值为2∶1、NCO全部封端,HEMA用量为3%,TMP加入量为1%时,能制备出稳定、耐水性好且硬度适中的改性阳离子聚氨酯乳液。碳酸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填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塑料、橡胶、涂料和造纸等工业领域。但碳酸钙在介质中分散不均匀,与基料结合力较弱,容易造成基料和填料之间的界面缺陷。通过原位沉析法制备CaCO3复合材料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带有羧基的两亲加聚物P(TDI-DMPA)(简称PU),以此作为表面修饰剂,在DMF/H2O的分散体系中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碳酸钙聚集体。实验证明在碳酸钙的聚集过程中,双亲加聚物PU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验中发现碳酸钙可以在PU链段上形成一定量的负载而不会形成明显沉淀析出。这就为制备CaCO3/PU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原位沉析法制备了CaCO3/PU复合膜材料,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PU浓度、溶剂配比、Ca(OH)2加入量、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对复合膜形貌和硬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并使用TEM、XRD、FTIR、EDS、铅笔硬度仪等对复合膜的形貌、组成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常温下可在混合溶剂(VDMF:VH2O=3:1)中合成CaCO3/PU复合物。当PU浓度为80g/L,CaCO3负载量为4×10-2 mol/L时,制备的复合膜中CaCO3分散良好,颗粒均匀。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中的碳酸钙为方解石构型;红外分析结果显示,CaCO3与PU通过化学吸附络合作用实现了有效复合。这种方法极大提高了CaCO3与PU之间的结合强度,为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法。十一烯酸钠分子链末端带有一个双键,可作为反应性乳化剂应用于乳液聚合中。本论文探讨了部分皂化十一烯酸的表面性能,从SUE-SUA-H2O的类三元相图中可以看出,十一烯酸在部分皂化的条件下出现很大的液晶区。液晶具有远程有序的结构,可以形成较为规整的排列形式,作为乳化剂,这样的结构有能够提高单体的增溶量,得到固含量比较高的涂料。通过增溶实验发现,部分皂化十一烯酸比十一烯酸钠对St-BA体系有更大的增溶量,更适合作为高固含量乳液的乳化剂,并对机理进行了探讨制备。确定了部分皂化十一烯酸复配OP-10乳化剂体系对单体的增溶量。以此为基础来制备苯丙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皂化度等因素对乳液粒度的影响。实验证实,在乳化剂用量为4%,SUE:SUA=0.8:1,引发温度为70℃时,可制备固含量达45%的苯丙乳液。这种苯丙乳液胶粒的表面带有阴离子的羧酸基团,可以利用羧酸基团对金属离子(如钙离子)的络合作用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也可与本论文中提到的阳离子PUA一起应用于基材的表面涂饰,利用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来增强涂层在基体上的附着力。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部分摘要第3-5页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二部分摘要第5-7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三部分摘要第7-13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部分 阳离子 PU的改性研究第13-45页
    1 文献综述第13-22页
        1.1 聚氨酯涂料的优点第13-14页
        1.2 水性聚氨酯涂料简介第14-16页
            1.2.1 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涂料第14-15页
            1.2.2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涂料第15-16页
        1.3 聚氨酯的改性研究第16-22页
            1.3.1 交联改性第16页
            1.3.2 复合改性第16-22页
    2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第22-29页
        2.1 乳化机理第22-24页
            2.1.1 阳离子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机理第22-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5页
            2.2.1 试剂第24页
            2.2.2 实验仪器第24页
            2.2.3 乳液性能第24页
            2.2.4 阳离子聚氨酯乳液的制备第24-25页
            2.2.5 反应终点的确定第2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5-28页
            2.3.1 NCO/OH的比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第25-26页
            2.3.2 亲水扩链剂(MDEA)对 PU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第26-27页
            2.3.3 中和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2.4 结论第28-29页
    3 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第29-42页
        3.1 实验部分第29-30页
            3.1.1 试剂第29页
            3.1.2 实验仪器第29页
            3.1.3 乳液性能的测定第29页
            3.1.4 反应终点的测定第29页
            3.1.5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PUA)的制备第29-3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0-41页
            3.2.1 第一种改性方法中各因素对改性乳液性能的影响第30-32页
            3.2.2 第二种改性方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第32-41页
        3.4 结论第41-42页
    总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第二部分 CaCO_3/PU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5-73页
    1 文献综述第45-54页
        1.1 纳米碳酸钙的发展第45页
        1.2 碳酸钙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第45-47页
        1.3 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第47-50页
            1.3.1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补强机理第48页
            1.3.2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第48-50页
        1.4 改性碳酸钙的应用第50-52页
        1.5 原位沉析法制备碳酸钙复合材料第52-54页
    2 低浓度的PU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第54-60页
        2.1 实验部分第54-55页
            2.1.1 试剂第54页
            2.1.2 实验仪器第54页
            2.1.3 复合材料的表征第54页
            2.1.4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制备第54-55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55-59页
            2.2.1 DMF/H_2O不同比例下,体系的状态第55页
            2.2.2 不同浓度PU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第55-56页
            2.2.3 不同比例溶剂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第56-57页
            2.2.4 不同浓度PU中CaCO_3的沉积量第57-59页
        2.3 结论第59-60页
    3 CaCO_3/PU复合膜材料的制备第60-68页
        3.1 实验部分第60-61页
            3.1.1 试剂第60页
            3.1.2 实验仪器第60页
            3.1.3 实验方法第60-61页
            3.1.4 复合材料的表征第6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1-67页
            3.2.1 原位沉析制备CaCO_3/PU复合材料的机理第61-63页
            3.2.2 PU浓度的影响第63页
            3.2.3 溶剂配比对复合CaCO_3/PU分散性的影响第63页
            3.2.4 Ca(OH)_2加入量对复合膜形貌的影响第63-66页
            3.2.5 沉淀CaCO_3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6-67页
            3.2.6 CaCO_3的加入对复合膜的硬度的影响第67页
        3.3 结论第67-68页
    总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第三部分 部分皂化 SUE的表面活性研究和应用第73-99页
    1 文献综述第73-81页
        1.1 表面活性剂简介第73页
        1.2 传统乳化剂的缺点第73-74页
        1.3 反应型乳化剂的优点第74页
        1.4 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对乳液聚合的影响第74-77页
            1.4.1 可聚合乳化剂对乳液聚合的影响第74-76页
            1.4.2 表面活性引发剂和表面活性链转移剂对乳液聚合的影响第76-77页
        1.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第77-78页
        1.6 离子/非离子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在乳液制备中的应用第78-79页
        1.7 离子/非离子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在高固含苯丙乳液制备中的应用第79-81页
    2 部分皂化十一烯酸钠的表面活性研究及应用第81-96页
        2.1 实验部分第81-83页
            2.1.1 实验药品第81-82页
            2.1.2 实验仪器第82页
            2.1.3 性能测定第82页
            2.1.4 实验内容第82-83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83-94页
            2.2.1 十一烯酸、十一烯酸钠和水体系的类三元相图的绘制第83-87页
            2.2.2 部分皂化十一烯酸的增溶性及其增溶机理第87-91页
            2.2.3 苯丙乳液的制备第91-94页
        3.4 小结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致谢第99-100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00-10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884305,这篇论文共10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0.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1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