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视角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研究--基于汝南县三乡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实证分析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论文 供给主体论文
论文详情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物质基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国家关注农村的同时也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田水利方面的很多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基础设施设备陈旧、维修状况较差、沟渠淤塞严重、管理体制不完善、供给主体的缺失和混乱等问题处处皆是。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状况,不仅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会制约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的大旱给我国粮食主产区带来了严重影响,农田受损的原因一方面归因于天灾,但另一方面是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和供给不足造成的,持续大旱再次凸显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供给的不足。本文着眼于河南省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情况,选取河南省汝南县三乡镇六个村①为样本,从公共产品的视角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重点通过分析样本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中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层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说明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不足和落后严重影响了农田产量,因此要加强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并确保供给主体的职能归位,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供给制度和机制。本文研究思路是;首先,确定研究的主题是公共产品供给视角下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围绕此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文献梳理,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思路选择实证与规范相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展开研究。结合实证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经过问卷预调查并修改后制定问卷,调研过程中采取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尽量获得一手资料。通过整理问卷数据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提出了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近年来的大旱背景下所凸显出来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现状,旨在指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现状研究,试图找出造成供给不足的原因及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应措施,以便更好地保障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良性循环,提高其农业综合生产力,并进一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接下来是对国内外公共产品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旨在为本文奠定研究的依据和经验借鉴。本章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构建了整篇文章的结构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梳理,重点阐述了本文运用到的相关理论,旨在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公共产品的特性及分类。结合公共产品理论,提出了本文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研究的界定为中小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库、水坝、泵站、机井、池塘、灌渠等相关输水配水设施。并对本文主要研究的供给主体进行了界定,本文主要研究政府、私人①和第三方部门三者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情况。最后简单阐述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分类和供给的特点。第三部分为供给现状部分,本章重点阐述了河南省汝南县三乡镇六村的供给情况,具体说明了选取样本的依据和原因,并从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的使用效率、各供给主体的投资比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下面章节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提供了较好的实证素材和依据。第四部分是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分为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两方面进行展开。供给主体层面上又细分为供给主体供给过程中的利益倾向性,受益方农民的合作态度,供给主体的单一性、供给主体在供给中职能的错位和缺位等几个方面。供给制度和机制层面细分为财政监督机制的缺陷,市场引入机制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合理,农民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几个方面。旨在揭示造成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深层次的原因,为进一步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本章主要针对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并借鉴国外及国内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从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层面提出了针对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第六部分是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以及展望,本章阐明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阐述了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以及吸引国外资金的注入来弥补供给的不足。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的对象第14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1页
        1.4.1 关于公共产品理论的综述第15-18页
        1.4.2 关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研究综述第18-20页
        1.4.3 简要评论及发展趋势第20-21页
    1.5 国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第21-23页
        1.5.1 美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状况第21-22页
        1.5.2 日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状况第22页
        1.5.3 印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情况第22-23页
    1.6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7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4-26页
        1.7.1 研究思路第24-25页
        1.7.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基本理论第26-31页
    2.1 公共产品理论第26-28页
        2.1.1 公共产品的定义第26-27页
        2.1.2 公共产品的特性第27页
        2.1.3 公共产品的分类第27-28页
    2.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理论第28-31页
        2.2.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界定第28-29页
        2.2.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界定第29页
        2.2.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分类第29页
        2.2.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特点第29-31页
3. 汝南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第31-39页
    3.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的原因第31-32页
    3.2 六样本村基本情况第32-34页
    3.3 供给主体与农户在供给中的观点不一致第34-36页
    3.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第36-37页
    3.5 投资主体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比例不高第37-39页
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39-52页
    4.1 供给主体层面供给问题分析第39-47页
        4.1.1 供给主体利益倾向性第39-44页
        4.1.2 供给主体单一第44-45页
        4.1.3 供给主体职能的错位和缺位第45-47页
    4.2 供给制度和机制层面问题分析第47-52页
        4.2.1 供给制度层面的问题第47-48页
        4.2.2 财政预算监督的缺陷第48-49页
        4.2.3 市场引入机制不健全第49-50页
        4.2.4 管理机制不健全第50-51页
        4.2.5 决策参与机制不完善第51-52页
5.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供给机制的构建第52-62页
    5.1 供给主体有效供给途径的探索第52-57页
        5.1.1 强化政府职能角色的定位第52-53页
        5.1.2 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第53-54页
        5.1.3 构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农户联合协会第54-55页
        5.1.4 三位一体供给模式的构想第55-57页
    5.2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机制第57-62页
        5.2.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第57-58页
        5.2.2 完善供给激励机制第58页
        5.2.3 构建决策民主参与机制第58-60页
        5.2.4 建立高效有力的监督机制第60页
        5.2.5 健全市场机制第60-62页
6. 结论和展望第62-64页
    6.1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62-63页
    6.2 未来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后记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0-7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881104,这篇论文共7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1.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