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片上天线的高频全局时钟无线分布关键技术研究

无线互连论文 无线时钟分布论文 片上天线论文 金刚石论文 锁相环论文 低噪声放大器论文 分频器论文
论文详情
当前,随着CMOS工艺尺寸的逐步缩小和芯片集成度的大幅提高,有线互连在延时、功耗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已接近互连金属材质的极限。为解决这类问题,使用片上天线和电磁波进行传输通信的无线互连技术应运而生。这给日益困难的微处理器时钟分布带来了新的实现途径,采用无线互连方式进行时钟分布具有延时小、功耗低、节省金属资源且不需要调制机制等优点,不仅可解决当今微处理器的时钟分布问题,还可快速评估无线互连技术对未来IC发展的潜力。本文针对微处理器时钟分布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基于片上天线的特性研究和无线互连技术,提出了高频全局时钟无线分布的改进系统结构及若干关键技术,采用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无线时钟分布系统的关键电路模块,并进行了模拟实验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微处理器的全局时钟无线分布系统的改进结构,包括片上折叠偶极天线对、时钟产生电路、接收放大及分频电路等。采用PLL产生高频全局时钟,保证了整个无线时钟分布系统的抖动性能。这种结构由于对片上天线进行了折叠处理,有效地提高了芯片的面积利用率。和传统的有线时钟分布系统相比,这种结构的无线时钟分布具有延时低、由工艺变异引起的静态偏斜与抖动小、与低频数字电路之间的相互影响小、不占用大量金属互连线资源等诸多优点。2.提出了改进片上天线传输增益的新技术,即在硅衬底和金属散热器之间插入一层薄的金刚石介质材料,使片上天线对的传输增益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有了大幅提高。为了能在实际的无线互连系统中预测天线的传播性能,提出了基于金刚石介质的电磁波修正传播模型和可能的传播路径,并对引入介质前后的电磁波传播路径进行了对比和解释说明。以2mm长、30μm宽的片上线性偶极天线作为实验对象,使用HFSS模拟验证了所提新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研究了无线互连应用中集成天线的特性对于衬底电阻率、金刚石厚度、天线对间距以及插入不同介质材料等因素的依赖关系,得出了薄的金刚石介质和高电阻率的衬底对提高天线增益有利。3.提出了片上天线对传输增益大小及相位在金属干扰环境下的若干线性经验公式,并归纳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无线互连的片上天线设计规则。由于片上天线并非工作于孤立的环境中,其周围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干扰源。本文对影响片上天线的芯片内金属结构和布局进行了划分,定性分析了金属互连线、电源网格、散热与封装金属以及金属哑单元(Dummy Fills)对片上偶极天线工作特性的影响,使用三维电磁场软件HFSS对集成偶极天线的传输增益、相位、阻抗及辐射特性所受各种类型的金属干扰进行了全面模拟与分析,得出的经验公式和设计规则可用来指导片上天线的设计和版图规划。4.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高性能锁相环、低噪声放大器和8:1分频器等关键电路模块。锁相环采用LC型振荡器实现,模拟相位噪声在3MHz频偏处达–116dBc/Hz,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无线时钟发射源。面向超宽带(Ultra-Wide-Band, UWB)应用和无线时钟分布接收器分别设计实现了两款低噪声放大器:UWB LNA和无线时钟分布LNA。前者采用共栅共源级联结构在1.5GHz~5GHz频率范围内获得了几乎恒定的功率增益,后者将容性交叉耦合技术引入到高频(大于10GHz)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中来,较好地改进了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噪声和线性度性能。此外,无线时钟分布LNA和片上接收天线之间还实现了阻抗共轭匹配,从而获得最优的功率传输和系统性能。8:1分频器采用源耦合逻辑(Source Coupled Logic, SCL)实现,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无线接收到的全局时钟进行分频,工作频率高达17GHz。5.基于相位合成的思想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局部时钟50%占空比调节机制。调节电路模块全部采用纯数字方式实现。使用同步镜像延迟(Synchronous Mirror Delay, SMD)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工艺、电压和温度变化的能力,消除了其它调节方法中复杂的反馈环路,进一步提高了调节性能。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调节机制对占空比在10%~90%范围内的输入时钟能在4个时钟周期内完成调节,输出时钟占空比为50%±2%。综上所述,本文将基于片上天线的无线互连技术应用于微处理器时钟分布,设计实现了一种全局时钟无线分布系统。模拟结果表明,11GHz的全局时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与八分频后得到1.375GHz的局部时钟,模拟的偏斜和抖动性能都较为理想。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无线互连应用和新型时钟分布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4页
    1.1 引言第18-19页
    1.2 时钟分布概述第19-23页
        1.2.1 时钟偏斜第20-21页
        1.2.2 时钟抖动第21-22页
        1.2.3 时钟分布功耗第22-23页
    1.3 传统的时钟分布系统第23-27页
        1.3.1 时钟树、时钟网格第23-24页
        1.3.2 树与网格的混合结构第24-25页
        1.3.3 传统时钟分布面临的挑战第25-27页
    1.4 新型时钟分布技术第27-33页
    1.5 课题研究内容第33-38页
        1.5.1 CMOS 硅衬底片上集成天线的特性第33-34页
        1.5.2 高频时钟信号的产生第34-36页
        1.5.3 高频、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第36-37页
        1.5.4 高频高精度分频器第37-38页
        1.5.5 无线时钟分布的可行性及系统模拟验证第38页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第38-41页
    1.7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41-44页
第二章 无线时钟分布系统的优势与设计挑战第44-52页
    2.1 无线时钟分布的优势第44-45页
    2.2 无线时钟分布的设计挑战第45-48页
        2.2.1 无线时钟分布的功耗分析第45-46页
        2.2.2 工艺变异对无线时钟分布的影响第46-47页
        2.2.3 无线时钟分布的偏斜、抖动及同步问题第47-48页
        2.2.4 其它设计难点第48页
    2.3 无线时钟分布相关研究第48-51页
    2.4 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片上天线的设计与性能第52-84页
    3.1 片上天线概述第52-55页
        3.1.1 片上天线基础第52-53页
        3.1.2 片上天线类型第53-55页
    3.2 线性偶极天线的理论分析第55-56页
    3.3 采用金刚石介质提高片上天线的性能第56-69页
        3.3.1 片上偶极天线设计第58-61页
            3.3.1.1 天线的工作频率及尺寸选择第58-59页
            3.3.1.2 片上偶极天线的电磁波传播模型第59-61页
        3.3.2 使用金刚石后的片上天线性能改善第61-69页
            3.3.2.1 插入不同介质时增益Ga 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第63-64页
            3.3.2.2 插入不同厚度的金刚石时增益Ga 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第64-66页
            3.3.2.3 插入金刚石介质对片上天线阻抗的影响第66-67页
            3.3.2.4 插入固定厚度金刚石后片上天线对间距不同时的增益Ga第67-68页
            3.3.2.5 衬底对片上天线对增益Ga 的影响第68-69页
    3.4 片上天线和金属之间的干扰分析及设计规则第69-82页
        3.4.1 片上偶极天线模型及模拟实验条件第70-71页
        3.4.2 金属干扰模拟与分析第71-81页
            3.4.2.1 互连金属线的影响第72-76页
            3.4.2.2 电源网格的影响第76-78页
            3.4.2.3 散热与封装金属的影响第78-80页
            3.4.2.4 金属Dummy Fills 的影响第80-81页
        3.4.3 片上天线设计规则第81-82页
    3.5 小结第82-84页
第四章 无线时钟分布发射器的设计与实现第84-92页
    4.1 整体结构及设计要求第84-85页
    4.2 全局时钟产生电路PLL 的设计第85-89页
        4.2.1 高频PLL 结构第85页
        4.2.2 关键电路模块设计与模拟第85-89页
    4.3 片上天线和电路之间的匹配第89-90页
    4.4 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无线时钟分布接收器的设计与实现第92-120页
    5.1 LNA 概述第93-95页
    5.2 UWB LNA 的设计与实现第95-103页
        5.2.1 LNA 电路设计第95-96页
        5.2.2 输入阻抗匹配第96页
        5.2.3 增益分析第96-99页
        5.2.4 噪声分析第99页
        5.2.5 ADS 模拟结果第99-103页
    5.3 用于无线时钟分布的11GHz 差分LNA 设计与实现第103-108页
        5.3.1 差分LNA 结构第104-105页
        5.3.2 噪声系数降低第105-106页
        5.3.3 线性度改善第106页
        5.3.4 片上天线及协同设计第106-108页
    5.4 CMOS 高频分频器第108-110页
        5.4.1 分频器概述第108页
        5.4.2 源耦合逻辑分频器第108-110页
    5.5 基于相位合成的时钟50%占空比调节机制第110-118页
        5.5.1 已有占空比调节电路的缺点第110-111页
        5.5.2 PB-DCC 设计原理第111-112页
        5.5.3 PB-DCC 电路实现第112-116页
            5.5.3.1 HCDL 的设计与实现第112-115页
            5.5.3.2 MDL 设计与实现第115-116页
            5.5.3.3 相位合成第116页
        5.5.4 HSPICE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16-118页
    5.6 小结第118-120页
第六章 无线时钟分布的系统构建及模拟验证第120-130页
    6.1 无线时钟分布系统的整体设计第120-124页
        6.1.1 发射与接收器各部件间的功率与增益要求第120-121页
        6.1.2 接收器的灵敏度、噪声和线性度要求第121-124页
    6.2 发射器与单个接收器之间的模拟第124-126页
    6.3 发射器与两个接收器之间的模拟第126-128页
    6.4 无线时钟分布系统的同步问题第128-129页
    6.5 小结第129-130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30-134页
    7.1 工作总结第130-132页
    7.2 未来工作展望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0-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第152-154页
附录 A 缩略表第154-15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74402,这篇论文共15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6.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