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仰角北斗导航信号实测数据分析与研究

低仰角论文 北斗卫星系统论文 系统性偏差论文 定位策略论文 PPP论文
论文详情
低仰角下的卫星信号受到大气延迟、多路径效应和观测噪声的严重影响,定位中常常通过设定截止高度角舍弃低仰角数据。而传统定位中的15°截止高度角会使得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低仰角卫星利用率不高,如低仰角高信噪比的卫星数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用户可用的卫星数有限,在一些特定区域,大部分的北斗卫星为低仰角卫星。因此,如何利用低仰角北斗卫星定位是目前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由于北斗卫星的星座和信号频率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考虑其导航信号中与其他卫星系统存在的差异性。相关研究表明,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中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偏差,而该偏差的产生来源与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低仰角卫星信号中大气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的特点,以及在定位中对几何图形强度和高程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多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截止高度角下的大气层延迟、几何图形强度和高程定位精度变化情况。2.分析了北斗卫星实测数据中存在的系统性偏差,结果表明该偏差与卫星的类型、信号频率和卫星高度角相关。针对IGSO和MEO卫星的偏差提出了分段加权多项式和神经网络两种修正模型,并通过“滑动窗口均值递推法”提取前一周期观测数据的平滑值用于修正当前周期的GEO卫星偏差。利用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模型修正前后的MW组合序列和PPP定位精度变化,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一种北斗网络RTK基准站间解算低仰角卫星模糊度的方法。将基准站间的共视卫星分为高低仰角卫星,首先对高仰角卫星的模糊度进行固定,利用已固定的高仰角卫星数据,构建低仰角卫星基准站间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的约束条件,从而辅助解算低仰角卫星的整周模糊度。利用香港CORS站提供的北斗观测数据,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4.针对不同定位模式下的低仰角卫星定位策略进行了研究。在PPP中,针对传统周跳方法固定阈值对低仰角卫星数据中的特殊周跳不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自适应滑动窗口阈值法”;针对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对比了三种对流层映射函数在低截止高度角下的表现,分析了低仰角下映射函数的最优选择;针对单一随机模型在不同高度角下的缺陷,提出一种联合随机模型用于改善低仰角下的定位精度。在网络RTK中,利用提出的低仰角卫星模糊度解算方法,结合“误差综合线性内插法”,对流动站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低仰角信号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北斗导航信号的研究现状第16页
        1.2.3 精密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低仰角卫星数据处理及影响分析第19-31页
    2.1 数据来源和处理第19-22页
        2.1.1 北斗卫星数据获取第19-22页
        2.1.2 数据处理流程第22页
    2.2 低仰角卫星数据影响分析第22-30页
        2.2.1 几何图形强度影响第22-25页
        2.2.2 大气层延迟影响第25-28页
        2.2.3 多路径效应影响第28-29页
        2.2.4 高程定位精度影响第29-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导航信号实测数据特性分析第31-64页
    3.1 北斗系统性偏差特性第31-33页
    3.2 北斗系统性偏差影响因素分析第33-46页
        3.2.1 测站位置的影响第33-35页
        3.2.2 接收机类型的影响第35-36页
        3.2.3 信号频率的影响第36-37页
        3.2.4 观测时间的影响第37-40页
        3.2.5 卫星高度角的影响第40-46页
    3.3 北斗系统性偏差修正模型第46-54页
        3.3.1 IGSO和MEO卫星建模第47-52页
        3.3.2 GEO卫星偏差修正方法第52-54页
    3.4 实验分析第54-63页
        3.4.1 非差观测值分析第54-56页
        3.4.2 差分观测值分析第56-61页
        3.4.3 精密单点定位分析第61-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基准站间低仰角卫星模糊度固定研究第64-80页
    4.1 模糊度固定理论第64-66页
        4.1.1 模糊度浮点解第64-65页
        4.1.2 模糊度固定解第65页
        4.1.3 模糊度正确性检验第65-66页
    4.2 基准站间低仰角卫星模糊度固定方法第66-73页
        4.2.1 宽巷模糊度固定第66-68页
        4.2.2 高仰角卫星模糊度固定第68-70页
        4.2.3 低仰角卫星模糊度固定第70-73页
    4.3 实验分析第73-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低仰角北斗卫星定位策略研究第80-97页
    5.1 低仰角北斗卫星PPP定位策略与分析第80-91页
        5.1.1 周跳探测方法改进第80-83页
        5.1.2 对流层映射函数分析第83-84页
        5.1.3 随机模型分析第84-87页
        5.1.4 实验分析第87-91页
    5.2 低仰角北斗卫星网络RTK定位策略与分析第91-95页
        5.2.1 基准站间模糊度固定第91页
        5.2.2 改正数生成算法第91-93页
        5.2.3 实验分析第93-95页
    5.3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7-99页
    6.1 总结第97-98页
    6.2 展望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附录第105-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4357602,这篇论文共10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2.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3.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