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凝法在处理湿法钨冶炼含砷废水中的研究与应用

电凝论文 含砷废水论文 并联论文 串联论文 铁/铝/铜电极论文
论文详情
冶炼含砷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国内外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损害动植物的正常生长,更会严重的是影响人体健康。本课题以某公司湿法钨冶炼含砷废水(7~12mg/L)为处理对象,分别比较电极并联和电极串联情况下,铝-铜电极、铝-铁电极、铁-铜电极对砷的处理效果,从而或得是含砷废水达标排放的最佳的参数。通过对处理实验室配置砷浓度为10 mg/L含砷废水的单因素实验表明:(1)在反应时间为25分钟、电流密度为0.0364A/cm2、pH值=7、极板间距为1厘米、电极并联时:采用铁-铜电极、铝-铜电极方法对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9.1%、78.4%;而采用铝-铁电极方法,在pH值为8、极板间距为2厘米,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除砷率56.1%。(2)在反应时间为25分钟、电流密度为0.0364A/cm2、串联电极条件下:当pH值为6、极板间距为1厘米时,采用铁-铜电极方法对砷的最大去除率为84.4%;当pH值为9、极板间距为2厘米时,采用铝-铜电极方法对砷的最大去除率为73.6%;当pH值为7、极板间距为2厘米时,采用铝-铁电极方法对砷的最大去除率为71.3%。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不同因素的水平利用实际钨冶炼含砷废水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在时间为5-30分钟、电流密度为0.00364A/cm2-0.0364A/cm2、pH为5-9、极板距离为1-5厘米时,时间和电流对水中砷的去除率影响最大、pH次之、极板距离影响最小;(2)经过对不同电极材料不同连接方式下最优组合对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进行验证得知,在反应时间为30分钟、电流密度为0.04368A/cm2时:pH为5、极板间距为5厘米,铁-铜电极并联对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能达标排放,此时砷的去除率为95.01%;pH为6、极板间距为3厘米,铝-铜电极串联对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能达标排放,此时砷的去除率为95.36%;pH为7、极板间距为3厘米,铁-铜电极串联对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能达标排放,此时砷的去除率为97.70%。最后,对电凝后生成的污泥进行SEM、XRD、FTIR分析表明:铁-铜电极串联电凝试验产生的污泥中有砷的存在,且反应有砷酸铁的生成,砷在氢氧化铁表面不是以双配位络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质子化形态存在于其他两个As-O键中形成As-O-Fe键。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砷的性质、危害、标准第10-12页
        1.2.1 砷的性质第10页
        1.2.2 砷的危害第10-11页
        1.2.3 砷的标准第11-12页
    1.3 国内外含砷废水治理方法及研究现状第12-18页
        1.3.1 化学沉淀法第12-13页
        1.3.2 电化学法第13-14页
        1.3.3 吸附法第14-15页
        1.3.4 离子交换法第15-16页
        1.3.5 膜分离法第16-17页
        1.3.6 生物法第17-18页
    1.4 不同除砷方法的比较第18页
    1.5 含砷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1.6 某公司湿法钨冶炼工艺简介第19-20页
    1.7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0-21页
    1.8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2章 电凝法除砷机理及方案设计第22-29页
    2.1 砷在水中存在的形态第22-23页
    2.2 电凝作用机理第23-24页
    2.3 机理图第24-25页
    2.4 方案设计第25-29页
        2.4.1 电凝法除砷影响因素第25页
        2.4.2 铁电极材料选择第25-26页
        2.4.3 电凝装置设计第26-27页
        2.4.4 单因素实验设计第27页
        2.4.5 正交试验设计第27-29页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9-33页
    3.1 实验材料第29-30页
    3.2 试验方法第30-31页
        3.2.1 单因素实验方法第30页
        3.2.2 正交试验方法第30-31页
    3.3 总砷的检测方法第31-33页
        3.3.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1页
        3.3.2 绘制标准曲线第31-32页
        3.3.3 样品的预处理第32页
        3.3.4 电凝产物的表征第32-33页
第4章 单因素实验第33-45页
    4.1 电极并联单因子实验结果第33-37页
        4.1.1 时间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33-34页
        4.1.2 电流密度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4.1.3 PH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35-36页
        4.1.4 极板间距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36-37页
        4.1.5 实验小结第37页
    4.2 电极串联单因子实验结果第37-42页
        4.2.1 时间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37-39页
        4.2.2 电流密度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4.2.3 PH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40-41页
        4.2.4 极板间距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41-42页
        4.2.5 实验小结第42页
    4.3 实验现象第42-43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第43-44页
    4.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正交实验第45-56页
    5.1 正交表的确定第45页
    5.2 电极并联电凝正交实验第45-50页
        5.2.1 实验结果统计第45-49页
        5.2.2 实验结果分析第49-50页
    5.3 电极串联电凝正交实验第50-54页
        5.3.1 实验结果统计第50-54页
        5.3.2 实验结果分析第54页
    5.4 验证试验第54-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污泥表征分析第56-59页
    6.1 X射线衍射分析第56-57页
    6.2 红外光谱分析第57-58页
    6.3 扫描电镜分析第58页
    6.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7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4289902,这篇论文共6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3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