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之际道学思想研究--以杨龟山为中心

道学论文 杨时论文 道南一脉论文 道论文 仁论文 心论文 性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对两宋之际著名的道学思想家杨龟山的哲学思想进行考察,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将对杨龟山的生平进行考察,其他四章分别就道学中的天道思想、心性思想、仁学思想以及静的思想予以讨论。第一章将对杨龟山的生平学旅及其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本文将杨龟山的生平发展分为4个阶段,依次为29岁之前的早年求学,29岁至47岁之间问道于二程,48岁至71岁之间倡道东南,最后直至83岁的晚年卫道。本文认为,杨龟山早年学无所宗,泛滥诸家。29岁师事明道,思想为之一转。明道去世之后,继师伊川,其思想逐渐成熟。本文提出龟山48岁于家乡含云寺中讲学,乃倡道东南之始,此后门人渐广。靖康前夜,72岁被召入朝。杨龟山的晚年卫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大学中罢王安石配享的努力,其二则是晚年居乡,在文本上收集、整理二程语录,传承师说,在思想上著述《三经义辨》、《神宗日录辨》以及《字说辨》,以展开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第二章将围绕道学的天道思想展开论述。通过分别对二程与杨龟山的天道思想进行考察,本文试图揭示杨龟山思想中的工夫实践特色。在对天道概念的理解方面,龟山的思想不外于师说。但是,龟山最为重视的是学者如何行道,龟山强调《中庸》所说的“道不可离,可离非道”,学者之行道不离人伦日用。行道的前提离不开学者求道以知道的工夫,对于求道工夫的详细论述,乃是龟山道学思想的重点所在。同时,围绕道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诚者合内外之道”的命题,本文亦将针对龟山观点以进行论述。第三章将围绕道学的心性思想展开论述。针对杨雄的修性以及佛家的无心思想,龟山明确提出“心不可无,性不假修”。同样地,通过分别对二程与龟山的心性思想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以上命题的提出,正是建立在龟山对二程心性思想把握的基础上。人的本然之性天然具足,本不假修。对于学者来说,关键的是如何率性而为。而在此过程中,正体现了心的用。除了龟山对于“正心”的论述之外,龟山还提出了“直心”的思想。《易传》中,直即训为正,所以说直心的思想与正心大体上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龟山又特别强调“直”的概念,这一点还未在其他的道学思想家中见到。第四章对于仁学思想的考察,有感于陈来教授所提出的仁学是早期道学的主题,提供了道学从北宋后期到南宋前期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龟山仁学思想的考察,确实发现龟山思想的发展,与其对仁学问题的思考是密不可分的。龟山提出君子之学求仁而已,求仁的目的在体得仁之体,但是求仁的方法则必须通过论语中所载的求仁之方,切己躬行。有关道学史上最为著名的伊川与龟山论《西铭》而提出“理一分殊”,本文认为龟山之所以产生对《西铭》的疑惑,就来源于其对仁学问题的思考。本章的第二节中,即针对理一分殊概念在两宋之际的发展,具体展开论述。第五章将围绕道学中静的思想展开论述。所谓的道南一脉,最大的特点即有关静中体验工夫的道南指诀。通过分别对道学前期周濂溪、张横渠以及二程的思想进行考察,本文认为北宋四子均强调静中体认的工夫是不可或缺的。本文赞同日本九州大学楠本正继先生所提出,道南一脉的思想特色在于道的思想的深化。本文通过对杨龟山、罗豫章以及李延平三人静的思想进行讨论,从而试图指出杨龟山和罗豫章均认为外在的为学与内在的静中体验,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只有经过李延平的进一步发展,静中体验的工夫才被强调到前所未有高度。在最后结语中,本文认为可以从一体异名、称物平施以及体验未发三个方面把握龟山的思想特质,并从三个方面分别予以论述。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导论第12-30页
    第一节 道学兴起与南传第13-19页
        一 道学兴起第13-14页
        二 道学南传第14-16页
        三 道学刍议第16-19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结构说明第19-30页
        一 研究回顾第19-22页
        二 方法讨论第22-27页
        三 结构说明第27-30页
第一章 杨龟山生平与思想历程第30-62页
    第一节 杨龟山生平第31-48页
        一 早年求学第31-33页
        二 问道二程第33-37页
        三 倡道东南第37-42页
        四 晚年卫道第42-48页
    第二节 杨龟山思想历程——以道统观和佛老观为中心第48-62页
        一 道统观第48-54页
            1 子思与《中庸》第48-51页
            2 承接道统第51-54页
        二 佛老观第54-62页
            1 批判佛老第55-56页
            2 所差秒忽第56-62页
第二章 道不可离,可离非道——天道思想第62-92页
    第一节 二程的天道思想第63-75页
        一 本然之道第63-66页
        二 道与性一第66-68页
        三 人伦之道第68-71页
        四 合内外之道第71-74页
        五 小结第74-75页
    第二节 杨龟山的天道思想第75-92页
        一 道不可离第75-78页
        二 求道第78-85页
            1 求道与为学第78-81页
            2 求道与忠恕第81-83页
            3 求道与仁义第83-85页
        三 诚者合内外之道第85-89页
        四 小结第89-92页
第三章 心不可无,性不假修——心性思想第92-132页
    第一节 二程性的思想第93-107页
        一 天命之性第93-95页
        二 气有善恶第95-98页
        三 生之谓性第98-102页
        四 穷理尽性第102-107页
    第二节 二程心的思想第107-119页
        一 心与理一第107-109页
        二 养心第109-115页
            1 人心惟危第110-112页
            2 义理养心第112-115页
        三 敬之工夫第115-119页
    第三节 杨龟山的心性思想第119-132页
        一 性不假修第119-125页
            1 性不假修第120-121页
            2 率性而已第121-122页
            3 气质之性第122-125页
        二 心不可无第125-132页
            1 心体第125-127页
            2 正心第127-129页
            3 直心第129-130页
            4 正心合内外第130-132页
第四章 君子之学,求仁而已——仁学思想第132-182页
    第一节 杨龟山仁学思想考察第133-150页
        一 求仁而得仁第133-137页
        二 理一分殊第137-143页
        三 知仁与为仁第143-146页
            1 知仁第143-145页
            2 为仁第145-146页
        四 仁即人心第146-148页
        五 小结第148-150页
    第二节 求仁与"理一分殊"在两宋之际的发展第150-182页
        一 "理一分殊"概念的提出——伊川、龟山第151-157页
        二 "理一分殊"思想的发展——龟山第157-161页
        三 "理一分殊"思想的继承——默堂、豫章第161-165页
        四 "理一分殊"思想的转向——延平、朱子第165-172页
        五 "理一分殊"思想的丰富——朱子第172-176页
        六 朱子晚年的"理一分殊"思想第176-179页
        七 结语第179-182页
第五章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静中体验第182-204页
    第一节 道学前期静的思想第183-194页
        一 周濂溪静的思想第184-185页
        二 张横渠静的思想第185-186页
        三 二程静的思想第186-194页
    第二节 道南一脉静的思想第194-204页
        一 杨龟山静的思想第194-199页
        二 罗豫章静的思想第199-201页
        三 李延平静的思想第201-204页
第六章 一体异名,初无二致——代结语第204-212页
    一 一体异名第204-205页
    二 称物平施第205-207页
    三 体验未发第207-212页
附录第212-229页
    道南一脉三考第213-229页
        一 杨龟山程门立雪考第213-218页
        二 罗豫章师事龟山考第218-224页
        三 罗豫章静坐罗浮考第224-227页
        四 小结第227-229页
征引文献第229-234页
后记第234-23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1000,这篇论文共23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71.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1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